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正文内容

秋季养生防病从四个方面着手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7)四季养生2197

  进入深秋,天干物燥,真正有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感受。长沙市疾控中心提醒,针对深秋的季节特点,市民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养生防病。

  关注气温,注意保暖。当温度骤然降低时,可引起血管收缩,进而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引发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慢病患者需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添衣、注意保暖。

  接种疫苗,预防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坚持按医嘱服药的同时,可适时注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达到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发生并发症的目的。

  预防秋燥,合理饮食。秋季容易“上火”,燥易伤肺。秋季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蜂蜜、枇杷、梨、菠萝、乳品、豆类等食物,少食油腻味重食品。多次少量饮水,预防皮肤黏膜干燥;秋季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尽量选择滋润皮肤的沐浴产品,以保证皮肤保湿滋润。

  适当运动,保障睡眠。气温转凉时,人体常常出现疲惫感。预防秋乏应做到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午睡。秋季运动可选择慢跑、散步、体操等相对舒缓的项目,调节身心,增强体质。(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吴梦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html

分享给朋友:

“秋季养生防病从四个方面着手” 的相关文章

都说冬季养生,养生到底养什么?

⊙2018.12.03 谈到冬季养生,我的医生朋友给出的忠告是:冬季天气寒冷,起居方面,要早卧晚起,这个季节是肾脏所主,在中医里面,肾脏是主水的季节,从颜色讲它属于黑色。要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比如黑木耳,黑芝麻、核桃。这个季节可以用普通的枸杞泡茶,红参泡水。冬季吃植物的根、块茎,比如说马铃薯、萝卜、...

冬季养生,秋冬如何进补?

冬季养生,秋冬如何进补?

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所以要做好引补。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生姜炖牛肉等。此外,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 多温热少寒凉天冷的时候,适量增加蛋白质、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对抵御低温很...

二十四节气如何做好养生?

二十四节气如何做好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分别为: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根据不同时令,选择不同养生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为您整理各节气养生大全,一起学习吧! 【立春】 斗指东北,维为立春,时春气始至,四时之卒始,故名立春。阳历2月4日前后是二...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与四时养生对应的食物有哪些?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与四时养生对应的食物有哪些?

春季养肝“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春季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万象更新、生机盎然,此时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 春季养生重养肝,应顺应阳气自然升发...

冬季养生,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冬季正是阳气消退的季节,怎样才能做到补肾护阳,润燥养阴呢?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大类: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瘀血体质,气郁体质。这九类人群并非人人需要进补,其中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瘀血体质的四大人群,还需要一定的清泻。贸然进补容易导致上火,烦躁,腹胀等不...

寒冬季节如何养生?

寒冬季节如何养生?

冬令季节气候寒冷,万物封藏,而中医认为肾藏精,养生方面最适宜收敛潜藏,所以冬季的养生,可以通过饮食、药物、睡眠等方面,达到收敛固精的目的,对于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有特别的作用。 在收敛潜藏方面,精神调摄是很重要的,不要患得患失,不求功名利禄,保持不骄不躁的心态,合理的用脑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调节生活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