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高温下易生“怪病”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36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过长,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时,即为中暑或暑热症。

暑热症、热伤风、热射病……连日来,国内许多城市气温炎热,高温引发的各类疾病层出不穷。那么,当高温来袭,人们该如何应对各类罕见的“怪病”呢?

反复低热或是中暑

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或在烈日直射下活动时间过长,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引起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一系列症状时,即为中暑或暑热症。

闷热天气里,一些婴幼儿反复低热,可又没有打喷嚏、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这有可能是“暑热症”在作怪。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汗腺功能又不足,闭汗或出汗少,不易散热,因而在酷热天气体温调节失效,易发生中暑或暑热症。

暑热症患儿,服用退热药无效,要先安置在温度22℃~24℃的房间里,可洗温水浴,多喝清凉饮料,不要给患儿穿太多或太厚。如果条件允许,天热时带小宝贝去避暑地或换个清凉环境居住。

吹空调也会热伤风

天气炎热时,办公室空调往往温度开得很低,一些白领一时不能适应而出现头痛、周身酸痛、咽痛、流涕,后来伴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这些都是热感冒症状。空调房间一般都比较密封,室内空气混浊,细菌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空气质量差,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等现象。

要预防“空调病”,要先从自身体质着手,如适当运动锻炼,并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还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大汗淋漓时,不宜用凉水冲头或猛喝凉水。

热射病最严重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患者会出现局部肌肉痉挛、高热、无汗、昏迷、血压升高、哮喘、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等症状。如高温下发生有人昏迷的现象,应立即将昏迷人员抬放至通风阴凉处,浇凉水以降低昏迷者的体温,随后要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高烧40℃左右持续不下的要马上送医院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吃、喝、睡、洗”防高温病

吃:夏日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煎炸油腻、辛辣食品。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菜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

喝:暑热天气,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或无节制地畅饮清凉爽口的冰镇饮料。

睡:“桑拿天”应尽量待在阴凉的地方,中午睡上一觉,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但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

洗:在家中,多用温水洗澡。外出时,如果感觉身体发热发烫,用风油精揉擦重点部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27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高温下易生“怪病”” 的相关文章

夏季防治头痛6要点

夏季防治头痛6要点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饮食改变、日照强、休息差等多种原因,是头痛的高发季节。 “进入夏季以后,经常头痛,有时会持续一周左右,睡不着也吃不下。”最近天热,39岁的常女士饱受头痛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李燕主任介绍,头痛是脑病科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其病因复杂,既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作为许多...

荷香盈盈润炎夏

荷香盈盈润炎夏

赏荷除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外,荷叶、荷花、荷梗还是一味中药,亦食亦药。 炎炎夏日,乡间点点蛙鸣的池塘里,常见绿荷点点,荷扇摇摇,荷花含笑,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宋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人李渔的《芙蕖》,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等名...

夏季祛湿正当时

夏季祛湿正当时

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暑季的脚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暑季不仅气候炎热,且经常会下雨。热蒸湿动,湿气弥漫空间,此时人体最易被“湿邪”入侵。 中医认为,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邪极爱与风、寒、热等邪气互通,且难以除去...

盛夏时节骨病患者勿贪凉

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原本就有肩周炎及腰背痛的人不要直接暴露。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始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常女士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专家解...

南方已入梅雨季 养生尤要防霉菌

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霉变,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正如民谚所言:“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

夏天“无病三分虚”

夏季人体最容易感受暑湿之邪气,尤其在炎热多雨的三伏天,暑湿之邪往往乘虚而入,侵犯人体的脏腑经络或壅滞三焦或困阻中焦等。 进入夏天,不少人这样的体验,容易疲劳,懒懒的没力气,食欲不好,头晕胸闷,多汗烦热,口苦欲饮,胃肠不适,脘腹疼痛,恶心呕吐,失眠多梦,怠惰嗜卧,大便不调,形体消瘦等,俗称“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