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小儿敷贴正当时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28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孩子容易出现厌食、头疼、萎靡不振等现象,这个时候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可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夏令三伏,孩子容易出现厌食、头疼、萎靡不振等现象,这个时候通过中药外治穴位贴敷,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可使患者阳气充实,正气旺盛。穴位敷贴的药物主要是一些辛温发散、芳香行气、温阳散寒的药物,如麻黄、桂枝、白芷、细辛、白芥子、延胡索、附子、干姜、肉桂、焦山楂、炒麦谷、神曲、炒稻芽、青黛、莱菔子、吴茱萸、沉香、檀香、麝香、甘遂、冰片等,适用于体虚易感冒、发烧、鼻咽炎、咳嗽、哮喘、厌食、腹胀、腮腺炎、疳证、遗尿、夜啼、汗证、疝气、脐部疾患等小儿疾病。使用前,可根据病症选定药物和贴敷部位(穴位),擦拭干净后进行常规消毒,再将做好的贴敷药膏贴在穴位上,贴敷时间一般为2~4个小时。对于极少数耐受度低、出现不适感或贴敷处皮肤出现灼热、疼痛、红肿、起泡的患儿,应立即取下。

许多患儿因为年龄小不知事,畏惧打针、输液、吃药。家长们为了给孩子喂药想尽办法,甚至威胁孩子不吃药就得打针。用穴位敷贴的办法,效果好,又不会引起孩子的恐慌,可谓上好的治疗方法。每年贴敷1个疗程,连续贴敷3年,还可有效增强小儿免疫力,明显改善患儿饮食、消化、病症等情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35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小儿敷贴正当时” 的相关文章

夏季防止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

夏季防止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

夏季空气中湿度高,气压偏低,含氧量降低,会导致人体缺血、缺氧。锻炼后因汗出过多血液循环受阻,回家后进入空调房,环境冷热不均很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近日,62岁的市民常先生晨练后回家突发心梗,经医院竭力抢救后脱离危险。家人很纳闷,“都说心脏病在冬天易发作,怎么夏天也发作?”对此,专家解释说,夏...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盛夏驾车谨防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不同程度地出现手足麻木、头痛、咽喉痛、神经痛以及肠胃不适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汽车“空调病”。 在炎热天气里,汽车空调给驾车族带来了一个清凉的世界。但是,一些驾驶员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乏力、皮肤干燥...

酷夏贪凉空调猛 警惕得上空调病

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称之为 “空调病”或称为“空调综合征”,是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而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上呼吸道感染、关节酸痛等一系列症状。 严格来说,医学上并没有“空调病”这个诊断名称,这是一个社会学诊断的病名。一般来说,凡是与空调有关或空调引起的相关疾病,就...

夏季谨防血黏度增高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 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体内容易缺水,若水分不能及时补充,缺水更加严重,可使血黏度增高,促使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因而诱发中风、心梗、心绞痛等疾病。因...

酷暑天热湿邪重 警防夏季皮肤病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气温较高,湿与热相结,不利于皮肤水分蒸发,容易出现皮肤病。 夏天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像各种癣、痘痘、脓疱、皮炎、湿疹等。为什么这些皮肤病会在夏天频繁出现呢? 中医认为:“湿”邪是许多皮肤病的重要病因。夏季连续的阴雨天气,空气...

夏季小心泌尿系结石

夏季天气炎热,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水分较多,易引起人体缺水,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变成细小的沉积物,从而形成结石。 夏季天气炎热,经皮肤和呼吸道丢失的水分较多,易引起人体缺水,导致尿液浓缩,尿液中的矿物质容易变成细小的沉积物,从而形成结石。结石病不发则已,一发“惊人”。高温天气,泌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