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梅雨季节 如何防湿邪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445
梅雨季节,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舌苔厚腻、代谢发生变化后引起的身体水肿,大便黏稠,甚至觉得困、重、疲乏,还有些人会自觉自己喝水比以往减少。

阴雨连绵让很多人觉得身体湿乎乎的,容易出油,人也不是很舒服。湿邪成了这段时间的常见病症,表现也不大一样。从目前的门诊来看,大多数人还没有明显梅雨季节引起的身体不适的表现,但会有些消化科胃肠不适的病人,以及呼吸科老慢支病人,包括皮肤科一些真菌感染病人,问及自己发病是否与梅雨季节有关系。有诸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

梅雨季节,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舌苔厚腻、代谢发生变化后引起的身体水肿,大便黏稠,甚至觉得困、重、疲乏,还有些人会自觉自己喝水比以往减少。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运化”而使“水湿内停”,出现“中交运化”,很多人会觉得消化不良,胃肠不适。湿邪的具体表现因湿热所在不同的部位也有差别,针对皮肤科,可能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湿疹、桃花癣、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脚癣等病症;在关节筋脉则引发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等。但通常所说的湿热多指湿热深入脏腑,特别是脾胃的湿热。在这种季节,人体脾胃受“湿邪”的影响最大。由于湿热与外部环境和气候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以保持良好的人体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容易在梅雨季节出现不适,但是有些特殊体质的人,如老慢支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在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之外,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如扁豆、薏仁、山药、冬瓜等,还有一些如空心菜、菠菜、芹菜、莲子、蘑菇、银耳、莴笋、胡萝卜、花菜、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平素脾虚湿重的人,可选用藿香、佩兰、扁豆、薏仁煮粥。或者,可选用藿香、佩兰及苍术等中药制成香囊佩戴胸前以防病。

过凉过热食物都宜忌。尽管天气逐渐变热,但也不可稍感暑热就过量饮用清凉饮料,以免损伤阳气。也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

起居也要防湿,尽量少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抽湿机或在墙角放置干燥剂,保持室内湿度适中;阴雨天气时注意关闭门窗,等到天晴后及时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以祛除湿气;外出时携带雨具以防淋雨;出游时不要坐在阴冷潮湿的地方。这个时节气候多变,忽冷忽热,要随天气增减衣服,以预防感冒的发生。

多做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练气功等,使身体气血通畅,郁滞疏散,筋骨舒展。还可以选择天气晴朗的周末出去郊游。置身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阳光和煦、空气清新、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能使人心胸开阔,疲劳消除,精神振奋,提高工作的效率,还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腰腿肌肉的活动,加强心脏和肺的功能,降低血脂、血压,防治心血管病,因而,郊游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但要注意劳逸结合,过度疲劳也容易导致湿邪乘虚而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45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梅雨季节 如何防湿邪” 的相关文章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祛寒补虚借天力 冬病夏治三伏天

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是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心脏病患者夏季预防中暑小常识

夏季常见的湿热天,人体不能正常排汗,皮肤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大大增加,心衰发生率和心脏病死亡率也会增加。 夏季气温高,想要顺顺利利的度过夏季就要注意防暑降温。 据了解,中暑的发生是综合因素产生的,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高温、高辐射,也就是俗称的干热,强烈的太阳照射和较高的温度导致人体水分大量散失...

夏季属火应于心 凉血养心最养生

夏季属火应于心 凉血养心最养生

夏三月阳气大放,夏属火应心,心为阳脏,所处上焦,为阳中之太阳,夏三月人的阳气主要集中于心。 夏,是怒放,是生长。适度“放纵”以待秋。夏长正是为秋收,自然之法则。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炎暑将临,雷雨增多,万物进入旺盛生长时节。此时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

夏季各地暴雨多 雨后保健防湿热

夏季空气潮湿,且温差大,容易诱发风湿病或加重病情,表现为关节肌肉酸痛不适、肿痛发热、僵硬不利等。 最近全国各地连续的暴雨,不仅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也给人的身体带来不适。那么,如何在闷热潮湿的夏季,增强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高发,下面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建议。 保持皮肤干燥 每逢夏季暴雨过后,皮肤科接诊的...

盛夏时节骨病患者勿贪凉

夏季不贪凉是预防各种关节痛的根本。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原本就有肩周炎及腰背痛的人不要直接暴露。 “最近天热,睡了一夜凉席,第二天就开始腰疼、腿麻。”56岁的市民常女士坦言,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冬春天都没事,没想到大热天却犯了病。专家解...

夏天驱蚊方法及叮咬后处理

被蚊子叮咬后,很大程度会出现皮肤痕痒、红肿等症状,这时可用氨水、香皂水等氨水涂抹被咬部位进行缓解,这样能在数分钟内止痒。 夏天被蚊虫叮咬是常事,我们却习以为常认为没什么很大的问题。事实上蚊虫叮咬不仅仅会伤害我们的皮肤,有时候还会带来一些传染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预防蚊虫叮咬。 驱蚊方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