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养肾保健六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79
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黄帝内经》载:“肾脏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既藏先天之精,亦藏后天之精,具有藏精和主管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功能,与自然界冬季相应。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天寒地冻,万物闭藏,最利于人体阳气与肾精的闭藏。同时冬季户外寒冷,人们少动而多食,人体吸收功能强盛、合成代谢旺盛,可以很好地涵养阳气、培补精气,因此冬季养生最宜养肾脏。

早卧晚起 适度运动

冬季养生应遵照《黄帝内经》中“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原则。冬季属闭藏之季,要进行运动锻炼,但不宜运动过度。同时运动不宜出汗太过,以免损伤阳气,伤害肾精,违逆冬“藏”的养生要求。

冬季早睡晚起,起床时间、外出活动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早卧早睡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肾精的积蓄。晚起床、迟外出,以待日光,则能躲避严寒,避免寒邪挫伤阳气、损伤肾脏。

去寒就温 护卫阳气

寒为冬季主时之气,寒邪发病,除引起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急性发作外,常可损伤肾中阳气,引起关节疼痛痹病、四肢发凉厥病,出现小便清长、夜尿较多等情况。

冬季去寒就温、护卫阳气非常重要,除使用室内取暖设施之外,年老体弱者应特别注意背部与双脚的保暖。另外,冬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在户外逗留过久,以免寒邪损伤阳气、伤害肾脏。

饮食宜温 多苦少咸

冬季气候寒冷,阳气闭藏,人体阳气与肾精亦处于蓄积的时期,饮食宜温热,应以藏热量为主。所以冬季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鸡肉、牛肉、羊肉、狗肉、蛋类,核桃、栗子以及桂圆、红枣等甘温食材,或药食两用中药,这些都是绝好的冬季应季养生食品。

冬季肾脏当令,肾气偏旺,而肾属水、味咸,心属火、味苦,肾强则易于伤心,因此冬季饮食养生还要“多食苦,少食咸”,如坚果炒黄稍焦微微显苦,既补肾,又清火,最宜冬季食用。

冬季进补 秋冬养阴

冬季或是冬至节气前后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冬季进补,是因冬季是潜藏的时节,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同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故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还可把营养成分储存在体内,为来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至于冬至前后进补,又是因为从冬至起人体阳气开始生发,生机旺盛,乘此进补,营养成分容易积蓄而能发挥最佳效能。所以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养生谚语。进补的方法有食补与药补两种,食补用食品、药膳,药补用药物、药剂,此外膏方、药酒最宜冬令进补。不论食补还是药补,均应遵循辨证进补和不虚不补的原则。

冬季天寒地冻,气候寒冷,人们活动量少,腠理闭固,阳气潜伏于体内,外泄较少,致使阳气相对过盛。加之许多人不知科学养生的方法,常常取暖无度,恣食肥甘厚味等食物或一味使用牛肉、羊肉、狗肉等补阳食物或鹿茸、肉苁蓉、冬虫夏草等补阳药材,致使阳热偏盛,损伤阴液,还有纵欲损伤阴精等状况,所以人们阴液多有亏虚。因此,冬季人们一方面感觉天寒地冻而畏寒怕冷,另方面许多人又同时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甚至口疮疼痛,或是心烦胸闷等不适。对此宜“秋冬养阴”。如在我国许多地区就有冬季食冻梨、喝梨汤、喝百合汤等养阴的习俗。

咽唾养生 简单易行

咽唾养生是中医传统的肾虚经络养生法,简而易行,长期坚持,可使肾精充沛,气足神旺,容貌不枯,耳目聪明,从而达到老而不衰,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介绍几种常见的咽唾养生法:

舐腭咽唾法:轻轻闭住口唇,用舌头舐上腭,转圈舐20~40下,口中即有唾液分泌,然后慢慢咽下,每日2~3次。

鼓腮咽唾法:紧闭口唇,用力向外吹气,两腮便会鼓起,舌头在两腮部来回舐动,唾液便会很快分泌,等口中唾液多了便慢慢咽下,每日2~3次。

叩齿咽唾法:闭住口唇,上下牙齿轻轻叩打,叩齿之后,用舌头搅动口齿,一般是围绕牙齿,先左后右,先外后内,先上后下,依次轻轻搅动30次,用力要柔和自然,然后舌抵上腭部以聚津液,待唾液增多时再鼓腮含漱10余次,最后分3口徐徐咽下,并以急念送到脐下丹田处为佳。

气功配合咽唾法:端坐,排除杂念,舌抵上腭,牙关紧闭,调息入静之后,唾液源源而来,待到唾液满口时,低头缓缓咽下,并以意念送到脐下丹田处。

药物养生 视体而定

肾虚体质或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辅以药物调养:

对于肾阳虚证者,多有畏寒肢冷、喜暖怕凉、面色发白或发青、大便稀软、小便清长、夜尿较多以及喜夏恶冬等表现,可服用单味药物如鹿茸、海马、巴戟天、肉苁蓉、锁阳等,中成药像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对于肾阴虚证者,常有形体消瘦、手心发热、喜凉怕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或有潮热盗汗、夜卧不安以及喜冬恶夏等表现,可服用单味药物像枸杞子、山萸肉、女贞子、黑芝麻等,中成药像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对于肾脏阴阳两虚者,表现五心烦热、盗汗,或自汗、四肢发凉,或失眠、多梦等不适,可服用单味药物如制首乌、山药、黑芝麻等,中成药像全鹿丸、二仙汤等。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593.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养肾保健六法” 的相关文章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老风湿”冬天晨练莫贪早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在寒冷季节来临、气温下降时,会使血流缓慢,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使关节疼痛加重,很多人依靠止痛药来减轻疼痛。 常大爷是多年的“老风湿”,进入冬天,气温变化,这几天关节又开始肿胀、疼痛,让他感觉难以忍受,于是又开始频繁求助于多年服用的止痛...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