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如何预防冻疮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61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所以对付冻疮的关键在于预防。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所以对付冻疮的关键在于预防。

长冻疮除了天气寒冷的原因外,和血液循环也有密切的关系。进入冬天后,人体的活动量相对减少,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减缓,特别是手背、脚趾、耳廓等末梢循环部位容易产生瘀血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造成冻疮。所以预防冻疮的最好方法就是促进血液循环。

生活起居

防寒保暖是首要。外出时需戴手套、口罩、围巾、耳套等防寒保暖用品,保证不被寒邪侵袭。

手脚部保暖很重要,选择手套袜套时应选择保暖、透气、大小合适的手套袜套,保证穿得暖和,又不会因手套袜套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冷水(摄氏10度左右)、热水(摄氏38度左右)交替侵泡,使皮肤增强耐寒能力,改善血液循环,对预防冻疮有很大的作用。

加强日常体育锻炼。例如慢跑、爬山、跳绳、跳舞等。

对于容易长冻疮的部位可以选用摩擦产热的方法。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轻轻搓揉皮肤,直至皮肤微热为止。这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微循环障碍,达到“流通血脉”的方法。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冻疮主要由寒冷之气所伤,系阳气不达、阳抑血凝、经脉涩滞、血行不畅而成,治疗方法应以寒者温之、结者散之,采用温阳通络、活血化瘀的食物和药材,效果较好。

如可适当吃点大蒜、生姜、辣椒等具有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食物;可多吃羊肉类暖身食物,可以让身体暖合起来;具有理气、通络的白萝卜,可使全身气血舒畅,以减少冻疮的发生;每天睡前一小杯红酒,不仅可以预防冻疮,还可以使皮肤变得更加细腻有光泽。

党参、黄芪、桂枝、当归、丹参、干姜、红花等中药也具有调节血行、经脉的功效。

民间小偏方

进入寒冷冬季,应注意全身及局部的防寒保暖,早戴手套,鞋袜要温暖宽松,保持皮肤干燥。饮食方面要以充足的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为主,保证身体有足够的热量。民间有一些小偏方,对于治疗冻疮也有一定的疗效。

1、在洗手或者洗脚的时候,往水里扔上两个辣椒,这对预防冻伤的效果很好。因为辣椒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功效。经常用辣椒水洗一洗,能起到很好的防冻作用,尤其是在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寒风凛冽,经常容易被冻坏,所以在出门前用辣椒水擦擦耳朵,洗一下手,这样出门以后被冻坏的机率要小很多。此外,辣椒水还能起到抑制手汗和促进手部血液循环的作用。

2、茄子秸、生姜片、大葱、烤热的白萝卜片等对于治疗冻疮效果显著。具体操作方法是将以上任意一种食物煎液熏洗患处。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

3、将老丝瓜烧成炭,研磨为细末,用猪油调匀后涂抹患有冻疮处,30分钟后洗净。每天一次即可。

4、将羊油熬化,涂抹于患有冻疮处。涂抹后无需洗净,每天可多次涂抹。

5、山楂去核捣烂,敷于患处,用纱布包扎3天,对于复发性冻疮有很好的疗效。

6、将烧焦的柿子皮用蜂蜜或植物油调匀后外敷。

7、最新研究阿托品、654-2等抗胆碱药物外用时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以654-2为例,具体操作方法是将654-2片研磨成粉状,混入常用的冻疮膏里外用,此方法治疗冻疮疗效颇佳。

8、冻疮已形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涂搽溃疡处并用无菌纱布包扎。

注意,有些方法适用于冻疮未形成溃疡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6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如何预防冻疮” 的相关文章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冬季养生“四不妄”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冬季鼻炎的中医传统疗法

除了手术、内服药和鼻喷剂,中医传统疗法还有很多可以治疗冬季鼻炎。 冬季,很多人又开始深受鼻炎困扰。常见的鼻炎有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干燥性鼻炎等,在所有症状中最让人痛苦的是鼻塞,其次有流涕、打喷嚏、头痛、嗅觉减退、鼻出血等。患了鼻炎往往十分痛苦,反复就诊不说,症状时好时坏,生活...

三九已至 如何赶走冬季抑郁

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三九”已至,深冬来临,天气更加寒冷。随着冬天的到来,一种叫“冬季抑郁”的病,正在悄悄侵蚀患者,有些人常会有无精打采、乏力、失眠、易感“疲劳”的感觉。 什么是冬季“抑郁” 冬天有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