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适时调整饮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47
冬季进补御寒,调整饮食的同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

体弱者可多吃温补食物

研究证明,冬天的寒冷影响着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

如果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一冬下来,一身赘肉,民间即有“冬季又长肚子又长腰”的说法,同时还会给原来就胖或心血管功能不佳者,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因此,妥善调理冬季食谱和食量,是冬季自我保健的关键。

体质偏弱而无严重疾病的人,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适当选用一些药食两用的食品,如红枣、芡实、薏苡仁、花生仁、核桃仁、黑芝麻、莲子、山药、扁豆、桂圆、山楂、饴糖等,再配合营养丰富的食品,就可达到御寒进补的目的。

肥胖者宜少吃多餐

对于肥胖的人来说,冬季是减轻体重的大好时机。此时,肥胖者晚餐宜清淡,并应少吃。由于晚间人体异生作用大,营养素易转化成脂肪而储存,同时晚间活动量小,晚餐丰盛,则引起血脂升高,并易于沉积在血管壁上,为动脉硬化埋下隐患。多吃还要多动,研究表明,胖人和瘦人在夜间消耗的热能大致相等。关键是白天,胖子活动少,身体内部活动趋于缓慢,以致热能积存转为脂肪。

一般来说,胖人最好少吃多餐:将同样的食物分成5次以上吃,比起一日三餐,养分摄取不受损失,但体内产生的热量要少得多。这是因为每餐进食量减少时,可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脂肪酸的燃烧。

在寒冷的冬季,许多女性感到全身发冷,手足等末梢部位尤甚。妇女冬季应增加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摄入,尤其是钙和铁应有充分的供应。多吃绿色蔬菜和含铁量高的食物,如蛋黄、牛肉、肝、肾、海带、豆类等。少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的吸收。

营养学家指出,妇女应每日摄入18毫克铁。怕冷的女性除了保证一定的食量,摄入充足的热量外,应有意识地多吃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羊肉、牛肉、鱼、鸡蛋、黑木耳、牛奶、豆类和绿叶蔬菜等,也要多吃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海蜇、海水鱼、虾皮等。这样,冬天手足冰凉的现象就会得到缓解。

老年人和儿童增加优质蛋白量

老年人、儿童及体质虚弱者、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生理耐寒能力较差,寒冷对他们是很大的威胁,尤其需要优质蛋白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应保持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平时身体怕冷的老年人宜吃温性和热性的食物,如生姜、羊肉、狗肉、大蒜等,不宜多吃绿豆、雪梨、苦瓜、冬瓜、荸荠、银耳等寒性或凉性的食物;怕热的老年人则相反。老年人要注意饮食适当,每日3餐吃八分饱即可。平时注意多吃牛奶、鸡蛋、鱼虾、豆类制品等。此外,还要少食糖类,多喝水。

冬天气温下降,出汗减少,容易导致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人们食欲大增,这也是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因此,糖尿病病人必须牢记,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饮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点。有饥饿感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

此外,冬季进补御寒,调整饮食的同时,应进行耐寒力锻炼从而增强适应能力。如忽略了人体本身的生理耐寒力,而一味依赖食物御寒,过多地食用高热能高脂肪的食物和酒类等,可造成和加重心血管病。因此,冬天应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散步、打球等,这样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增强胃肠道对营养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食而受益的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6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适时调整饮食”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

冬季发冻疮 预防知识知多少

冻疮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和足趾远端,有时大腿、小腿和臀部可见深在性冻疮。患者常感觉皮肤冰冷、麻木、活动困难,伴有瘙痒感,灼热感或疼痛感。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临床表现多为单个至多个红色甚至蓝紫色斑疹、丘疹或...

冬季暖胃三小妙招

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热姜粥:高良姜10g,干姜5g,大米50g。将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取小...

冬令养生:早睡晚起养精气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令时节一定要学会如何调养身体。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养生主要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