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治疗冻疮的方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475
冻疮常常发生在最冷的季节,但预防应从现在就开始,越早预防效果越好;如等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或上医院治疗,往往已错过最佳时机。

冻疮,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发作起来让人痒痛难忍,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或水疱破溃、糜烂、溃疡。虽然冻疮常常发生在最冷的季节,但预防应从现在就开始,越早预防效果越好;如等冻疮发作以后,才想起保暖防寒或上医院治疗,往往已错过最佳时机。

本病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寒凝血淤所致。常以温经散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为治疗大法。

内服当归汤

当归四逆汤:当归15克,桂枝12克,赤芍10克,细辛6克,通草6克,甘草6克,大枣8枚,水煎服。使阳气通,寒气散,气血通畅,则冻疮可愈。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30克,生姜20克,羊肉500克,加水适量煎煮,亦可适当加些盐、调料等。久服可补血活血,温阳益气,强身健体。对预防和治疗冻疮有较好疗效。

当归红花饮:生姜、当归、红花、川芎各10克,同浸于500毫升白酒中,一周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10毫升,每日2次。

外用红花酒

红花酒:当归60克,红花30克,川椒30克,肉桂60克,细辛15克,干姜30克,樟脑15克,用95%酒精10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搽患处。

辣椒酊:将红干辣椒3~5只放入75%酒精或高度白酒250毫升内浸泡7天,外搽容易患冻疮处,有较好效果。

新发冻疮未溃破者,还可用麝香止痛膏贴患处;也可用红花油、活络油等外搽。若冻疮瘙痒,不能用手搔抓,以免破溃感染。

多吃热性食物

容易患冻疮的人,天一冷就应该多吃些羊肉、狗肉、鹿肉、牛肉、生姜、胡椒、肉桂等热性食物。

冻疮虽因外寒所致,但患者本人阳气不足常是冻疮发病的内在原因,因此要积极预防冻疮。入冬以后,注意全身及手足保暖;衣服鞋袜宜宽松干燥;一旦发生冻疮,应当先用温水浸泡,不要立即烘烤或用热水烫洗,否则容易导致局部溃烂;伏案工作者,应注意久坐后适当起身活动,促进气血流通。

局部按摩防治冻疮

冻疮好发于手足、面颊、耳廓等末梢部位。坚持每天两至三次的按摩,可以有效地防治冻疮。

捏拿法:适宜于耳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拿耳廓和耳垂部。

手搓法:在面颊、手、脚部位,用手指和手掌来回搓摩。

按压法:用手掌或掌根按压红肿处,先轻后稍重,可使红肿消散。

叩打法:在手脚部位可用掌根轻轻叩击。

按摩适用于冻疮好发部位的预防和轻度冻疮的治疗,每次10分钟。皮肤溃破者忌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77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治疗冻疮的方法” 的相关文章

冬季养生先养肺 五招避免肺伤害

中医认为,冬季养生要先养肺,如果冬季养不好肺的话,不仅养生没有效果,还会让身体受到伤害。 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较大,身边感冒咳嗽的人特别多,有的病情严重的发展到了肺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病人群也不仅局限于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就连不少平时身体强壮的中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运气”

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中医注重天人相应,顺时养生,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12.22日是冬至,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一如年节”,民间尚有...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

冬季养生“四不妄”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 冬天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是一年的结束,亦是下一年的开始,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因此做好冬季养生对来年的健康至关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未品秋浓已立冬 两藏五防话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天气渐冷,气温降低,很多市民开始注意保暖防寒以及冬季滋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中国古代是个很重要的节日。传统中医认为立冬之后应该温补养阳,少吃生冷,不宜干燥。然而随着冬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