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水中人参”泥鳅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536
泥鳅,古称“鳛”,又叫“鳅鱼”,既是佳肴,又是良药。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归脾肝肾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疮、止虚汗之功效。

身上滑腻腻,喜欢钻泥底。张嘴吐泡泡,可以测天气。”这则谜语说的是“泥鳅”。夏天到了,正是泥鳅生长繁殖的旺盛期。泥鳅,鳅科属,它头小、口小,形体短小,有小细鳞,颜色青黑或土黄,体表黏液丰富,因而浑身滑腻,易于逃脱。泥鳅生活在湖泊、河渠、池塘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藻类或水底腐殖质为食,选购时,以个大短粗、光洁圆润的黄泥鳅或花泥鳅为优。

泥鳅,古称“鳛”,又叫“鳅鱼”,既是佳肴,又是良药。中医认为,它味甘性平,归脾肝肾经,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疮、止虚汗之功效。非常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体虚盗汗的人食用,对某些急性肝炎的治疗也十分有益。

泥鳅入膳还是一道美肴,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低,能降脂降压,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俗语“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是对它美味的赞誉,而“水中人参”的称号,则是对其营养价值的肯定。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泥鳅是鱼类里的补钙冠军,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泥鳅同时富含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是很好的补钙食物。此外,泥鳅还富含亚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能提高身体的抗病毒能力。

泥鳅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红烧可清炖,亦可煲汤。这里仅介绍两例家常菜肴,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豆腐炖泥鳅 选购青黑色的活泥鳅300克,放入加了微量细盐的清水中,待排去肠内泥渍异物后,祛除头部和内脏洗净。将约300克白豆腐切块备用。先将纯豆油熬透,花椒、干辣椒热油略炸,葱花、姜蒜煎锅,加适量温水炸汤,开锅后入泥鳅,加盐、胡椒、料酒煮10分钟左右,汤汁白亮后再加入白豆腐,再熬煮10分钟即放进两大匙优质米醋,稍炖片刻,撒入芫荽段即可出锅。

此款菜品色香味俱佳,但见白嫩嫩、乌亮亮一盘美味,馨香飘逸,入口细腻滑爽,鲜香可口,豆腐的甘滑贴切与泥鳅的香嫩鲜美相得益彰,两者结合,滋阴补虚、生津润燥、清热解毒、补钙补铁效果更佳。

红烧泥鳅 选购优质活泥鳅500克,如上法将泥鳅收拾妥当。热豆油炸汤后,除需上款菜的佐料之外,另加八角三瓣,将泥鳅入锅炖七八分钟,加入两至三匙生抽,四分之一匙老抽,再放入一匙槐花蜂蜜(或半匙白砂糖)。中间需添加葱段、蒜块、姜片若干,炖至汤汁浓稠晶亮、又不至于干焦之时,以两三匙香醋滤入,喜辣者可放入切细的青椒,稍待片刻,撒入蒜末、芫荽段即可熄火入盘。

此道菜肴显著的特点是,汤汁浓亮醒目,肉质鲜嫩香醇,滑腻爽口,风味独特,是夏季的时令美肴。炎炎夏日,燠热难耐,很多人身体顿感不适,有些年老体弱者还患上了“疰夏”,头昏乏力,精神萎靡,口干舌燥,食欲减退。常吃这细腻鲜香的红烧泥鳅,可消渴止燥,清热祛火,有利于补充能量,消夏避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89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水中人参”泥鳅” 的相关文章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