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清明前后地菜香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96
地菜,又称“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草本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地菜全株皆可入药,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

和风拂面,清香扑鼻。清明时节,踏青祭祖。走在泥泞的田间小道上,那些黄的花、绿的苗,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地菜。

地菜,又称“荠菜”,为十字花科荠菜属草本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地菜全株皆可入药,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相比金雀花、核桃花、野芹菜、枸杞芽、蒲公英、鱼腥草和鸡矢藤这些春天的野菜,地菜不仅常见、易于被人接受,以地菜为主要食材做成的菜品还能堂而皇之登上各种宴席,实在能够体现它“平凡中的伟大”。

鲜嫩的地菜做法很多,主要的不外乎地菜饼、地菜丸子和地菜馅馄饨、饺子等几种。清明前后的地菜开出了白色的小花,已经不适合做馅料了,这时人们常用它来煮鸡蛋,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利尿消肿的作用。江南还有“阳春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俗谚。

人类吃野菜其实有一段辛酸的历史。食不果腹的年代,能吃上野菜也是一种幸福。如今,吃惯了甘肥油腻之品的人们又开始回想起野菜的风味了。毕竟,包括地菜在内的许多野菜清香爽口,美味令人难以抵挡。

然而,地菜虽好,也不可多吃。中医药养生讲究“天人相应”和“适中”。地菜作为节令补充食材无可厚非,当成日常必需品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91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清明前后地菜香” 的相关文章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