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单纯素食饮食并不可取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35
从人类进化和抗衰益寿的角度看,大鱼大肉或单纯素食均不可取,只有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衡膳食,才是通往健康的科学之路。

随着“富贵病”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素食越来越感兴趣了,甚至有人认为,一切疾病都是由于过多食用动物性食物造成的。于是,素食化生存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成为不同年龄、性别、种族中时尚一族热烈追捧的生活方式。有人宣称,在食物被化学药品与化学肥料污染的今天,素食是注重健康的人最佳的饮食选择;也有人是为了环保目的而选择素食化生存,更有人把素食化生存作为修身的一种方式……总之,素食化生存的理由林林总总,不一而足。素食真的那么健康吗?其实,单纯的素食也有不足,应一分为二地分析看待。

素食的确有益处

2002年1月,设立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国际素食营养研究学会对1000余名素食者进行长期研究后宣称,以蔬菜水果为主的饮食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冠状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对因年老而引发的肾、神经、脑功能衰弱,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相对非素食者,素食者摄入的胆固醇与脂肪总量明显要低。另外,素食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以调节代谢功能,加强皮肤的营养。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当素食的好处被大大宣扬的时候,更多的研究者对素食化生存提出了质疑。

素食不利于强身健体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单纯素食无法得到只有从荤食中才能获得的维生素B12,而机体缺乏维生素B12,可导致精神和心理上的缺陷,以及记忆力下降、舌头肿痛、吞咽困难、易疲劳等。若孕妇长期食素,可导致胎儿脑组织永久性损伤。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素食主义者倡导的“健康生活”并非十全十美。长期素食,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给,其后果是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临床医生发现,蛋白质不足是引起消化系统肿瘤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人脑的形成发育所必需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必须从动物性食品中摄取,如缺乏可导致人脑退化,患痴呆症。而且由于食物单调,素食者机体中掌管食物消化的酶系统的功能逐渐遭到破坏,最后导致物质交换失调,疾病缠身。

悉尼大学卡罗琳·雷博士的研究结果也给了素食者一击:多吃牛肉不仅让人身体强壮,而且能使人更加聪明。雷博士选择悉尼大学45名吃素食的学生做了服用肌氨酸的对比实验。之所以选择素食者,是为了避免肉类中肌氨酸的摄入使实验产生误差。实验结果表明,服用肌氨酸的学生,在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上均强于没有服用肌氨酸的学生。牛肉中的肌氨酸含量比其他任何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另外,牛肉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以及锌、镁、铁等微量元素,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通过素食保持健康这个结论并不算错,只不过它的前提有点过于天真:它假设每个素食者都是合格的营养学家和植物学家,可以精确地知道盘中蔬菜的核黄素、维生素等的含量。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素食者都对这些概念一无所知,只是盲目地将各种蔬菜吞下去而已。为此,2016最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素食人群(健康成人)的合理膳食提供了科学的膳食指导原则。

餐桌应是一块“调色板”

人类的饮食结构究竟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更健康更合理呢?应当说,纯粹天然、绿色和健康的食品几乎不存在,但搭配正确的食物的确能预防疾病。这方面的研究在近几年呈爆炸般增长。科学家已开始确认成百上千种有预防功能的自然化合物。虽然普通人群没有识别这些化合物的能力,但幸运的是,大自然给了我们一个简单的原则:食物中对人体有益的很多种化学成分同食物的颜色有关,这些食物的颜色正是由这些化学成分染成的,比如蓝莓的蓝、菠菜的绿、胡萝卜的橘黄。所以健康的饮食搭配应该呈现彩虹般的颜色。你的餐桌应该是一个调色盘。我国医学专家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参照国内外的医学文献,也总结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膳食讲究平衡,具体应遵照两句话,即“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一”指每日一袋牛奶,牛奶营养价值很高,并可有效改善钙摄入量偏低现状。

“二”指每日摄入碳水化合物200克以上,以五谷杂粮、米、面为主。

“三”指每日进食三份蛋白食品,每份指瘦肉50克,或鸡蛋1个,或豆腐100克,或鸡鸭肉100克,或鱼虾100克,注意荤素食品搭配食用。

“四”指四句话:有粗有细(粗细粮搭配),不甜不咸(甜食勿过食,饮食勿过咸),三四五顿(指在总量控制下少吃多餐,有利防治糖尿病、高血脂),七八分饱(指饮食适量勿过食)。

“五”指每日摄取500克以上的蔬菜水果,对预防高血压及肿瘤至关重要。

“红”指每日可饮少量红葡萄酒,这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预防动脉硬化;每日进食1~2个西红柿,可使男性前列腺癌减少45%。

“黄”指黄色果蔬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等,它们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会转变成维生素A,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绿”指无公害绿色蔬菜和绿茶,富含各种维生素,有明确的防感染及抗肿瘤作用。

“白”指燕麦粉、燕麦片、豆类食品,每日食燕麦50克,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黑”指黑木耳,每日进食5~10克黑木耳能显著降低血液黏度,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其他如黑米、黑芝麻、黑豆等对健康都有益,且有滋补功效。

从人类进化和抗衰益寿的角度看,大鱼大肉或单纯素食均不可取,只有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平衡膳食,才是通往健康的科学之路。我国有不少的居民基于宗教、信仰、环保、健康等原因吃素。吃素,如果膳食安排不合理,容易出现蛋白质、维生素、多不饱和脂肪酸、铁和锌等微量营养元素的缺乏。素食者应当通过增加大豆和豆制品的消费获得优质蛋白质,经常吃一些全谷物、坚果和菌藻类的食物,还应选择多种烹调油,以满足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92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单纯素食饮食并不可取” 的相关文章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安神、宁心话百香

安神、宁心话百香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 百香果,俗名鸡蛋果,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品种一般分为黄色百香果和紫色百香果,两者杂交,遂成紫红色百香果。 百香果天然纯净、浓郁甘美、酸甜可口,具有丰富的食用价值。百香果含...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白萝卜和胡萝卜真的不能一起吃吗?

白萝卜和胡萝卜真的不能一起吃吗?

白萝卜适合生吃,而胡萝卜则恰恰相反,在生吃时,70%以上的胡萝卜素不能被吸收。而要想更好地发挥白萝卜助消化、抗病毒抗癌的食疗功效最好生吃;所以,白萝卜和胡萝卜分开食用为好。 萝卜是我们生活中一道极其常见的家常蔬菜,无论是生吃还是熟食,都是不错的选择。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就对萝卜极力推崇,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