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红薯味美 食养有道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43
红薯又称白薯、番薯、地瓜等,中医认为,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为长寿之品。

眼下,正是红薯大量上市的季节。红薯既是人人爱吃的绿色美食,又是强身健体和防病治病的食疗品。

红薯又称白薯、番薯、地瓜等,中医认为,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为长寿之品。现代研究表明,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其维生素C含量可与柑橘媲美。红薯所含的淀粉纤维素在肠道内可吸附大量水分,增大粪便体积,有利于防治便秘,减少肠癌的发生。红薯还含有大量黏液蛋白,常食能保持人体动脉管壁良好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红薯颜色不同,营养也是有差别的。黄心红薯中的胡萝卜素含量高,对保护视力更有益处;白心红薯的粗纤维含量高,含糖量比黄心高出4~5,口感更甜;紫心红薯硒和花青素含量较高,是名副其实的抗氧化高手。需要提醒的是,吃红薯是有讲究的,如果不按“讲究”来,那你就要自找苦吃了。

搭配吃最好

吃红薯最好搭配蔬菜、水果及含蛋白质高的食物,才不会营养失衡。比如在吃红薯时,也可少吃点肉类,可促进机体对脂溶性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的吸收;还可以搭配一些咸味食物,既调节口味,又能减少胃酸的产生,消除肠胃的不适感;若担心吃红薯腹胀,可与小米或糯米一起煮粥喝,缓解不适感。

忌空腹食用

由于红薯中含糖较多,空腹食用时,容易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易引起腹部不适。另外,其所含纤维较多,容易引起腹胀和排气增多。

不宜生吃

因为生红薯中淀粉的细胞膜未经高温破坏,人体很难消化。同时,在煮红薯时,还应适当延长蒸煮的时间,这样更加有利破坏红薯中所含有的“气化酶”,吃后才不会出现腹胀、烧心、打嗝、反胃、排气等不适感觉。

因人而异

以下几类人群尽量少吃红薯:一是有草酸性肾结石的人,因为红薯含有大量的草酸盐。二是慢性胃病、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溃疡的人不要食用红薯,防止引起吐酸水和烧心感,使病情加重。三是脾胃虚弱的人不要食用红薯,防止引起腹部不适,甚至腹泻。

不能带皮吃

因为红薯皮中含碱较多,食用过多会引起胃肠不适。呈褐色或有黑褐色斑点的红薯皮更不能吃,因为这种红薯已经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感染,人食用后易造成肝脏损伤,并引起中毒。中毒轻者会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头痛、高热、气喘、抽搐、吐血、昏迷,甚至死亡等。

适当食用

红薯中的氧化酶和粗纤维在肠胃中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会使人腹胀、打嗝,严重影响人的消化功能,而且红薯吃多了可产生大量胃酸,引起腹胀、反酸、胃痛等。

对于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讲,吃红薯虽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但过多食用,还是会转变成能量蓄积在体内,引起肥胖。因为抗性淀粉虽然在小肠内不被消化,但进入结肠后在肠内细菌酵解下生成的短链脂肪酸,仍可供给机体一部分能量。所以,日常要控制红薯的摄入量,摄入量可按薯类与主食3:1~4:1的比控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97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红薯味美 食养有道” 的相关文章

每天一杯枸杞泡水,一段时间后,3个变化可能“悄悄”降临!

每天一杯枸杞泡水,一段时间后,3个变化可能“悄悄”降临!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特别注重养生和保健,在平时经常会吃一些养生的食物,而枸杞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枸杞的吃法特别的多,不仅可以泡水喝,还可以生吃。其实在平时经常用枸杞泡水喝的话,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养生保健效果,今天就给小编来了解一下用枸杞泡水带给身体的3个好处!    每天一杯枸杞泡水,一段时间后,这3...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