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五谷养生粉” 不能随意吃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35
像薏苡仁、山药、芡实、百合、核桃仁等本身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如果搭配了一些中药用来长期使用,那么,一定要根据药性合理搭配,辨证施膳,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在一些大型的超市,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药食两用之品:薏苡仁、赤小豆、葛根、山药、枸杞子、芡实、大枣、黑芝麻、百合、苦瓜等。这些常用的原材料被放在透明的罐子中,患者可自行选择称量,低温烘焙或炒香后打粉,用开水冲成糊状服用,也就是所谓的 “五谷养生粉”。

这些弥漫着芝麻香、豆香、米香等混合香味的“五谷养生分”很是吸引顾客的味蕾,其品种也有很多,而且还附有简单的功效介绍。例如,葛根粉——降压,红豆薏米粉——健脾化湿,大枣枸杞核桃粉——养血补健脑,百合芡实藕粉——滋阴润肺燥等。那么,这些产品可以像食品那样随意买来就吃,并能发挥应有的养生保健作用么?

盲目选择可能适得其反

大众对保健养生的认识不断增加本是件好事,但是,若带有一些盲目性就背离了养生的本意了。比如,有人认为, “五谷养生粉”代餐用,既有了早餐,还起到保健的作用,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像薏苡仁、山药、芡实、百合、核桃仁等本身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如果搭配了一些中药用来长期使用,那么,一定要根据药性合理搭配,辨证施膳,因人、因地、因时而异。

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曰:“五谷、五畜、五果、五菜,用之充饥则谓之食,以其疗病则谓之药。”中医讲究“药食调配四时”,并以“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为原则,来达到“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的目的。药食两用之品若未合理使用,虽不至于立刻产生不良的结果,但久而久之可能产生不良结果。

《伤寒论》的方剂中广泛记载药食两用之品,如大枣、甘草、茯苓、粳米、葱白、生姜、干姜、阿胶、蜂蜜等。《金匮要略》的方剂中除记载上述药物外,更有当归、羊肉、猪油等,然而这些药食同源之品的运用都是建立在辨证的基础上的。将中药材磨成粉加在五谷养生粉中,对不同体质的人来说,选择错误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比如石斛、枸杞子等并不适合所有人,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过敏体质者要慎重选择,以免引起不适。此外,何首乌、白果等则更要慎用,这些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也很多,不适宜长期大量服用,如果服用应做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查,排除风险后才可按一定量辨证使用。

不宜长期“代餐”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每种食物都有其最适合的烹调方法,不是所有食物打成粉吃都能吸收得好。像薏苡仁,其膳食纤维、维生素B等各类营养物质,通过水解后才最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煮粥、煲汤吃最好。如葡萄籽中含有原花青素 , 只有通过一定技术萃取出来,人体才能更好地吸收,单纯靠打粉来吃,无法获得其有效成分。

打粉前,所使用的谷类、豆类和菜籽等原料都已制熟。然而,药食同源之品的生、熟不同,功效也不一样。比如,生薏苡仁偏于清利湿热,熟薏苡仁则偏于健脾胃。正常人在进食过程中,通过充分咀嚼食物,刺激口腔分泌消化酶将食物搅拌在一起,利于胃肠有效吸收其营养成分,而各类“养生粉”用开水冲后基本是糊状的,不用怎么咀嚼就吞下去了,无法与口腔中的消化酶充分接触,可能影响其营养成分的吸收。另外,食材在磨粉打碎过程中,由于机械运动,容易使药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发热,破坏药材的组织结构。由于在公众场合加工,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袭而变质,如果保存不当则更容易引起药物的变质而影响疗效。

使用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饮片打粉、烘焙、冲服时,一是要注意量和配伍的问题,辨证使用。二是疗程的问题,注意“中病即止”。三是关注药物本身的特点,如适不适合打粉服用。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在选择五谷粉时盲目跟风而导致的种种问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98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五谷养生粉” 不能随意吃” 的相关文章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