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巧做高粱全家吃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20
每个家庭里既有老人、中年人,也有小孩子。作为家庭主妇,难免会为做饭如何均衡营养而苦恼。

每个家庭里既有老人、中年人,也有小孩子。作为家庭主妇,难免会为做饭如何均衡营养而苦恼。其实你完全不用苦恼,经常吃高粱就对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很好。高粱穗大如帚,粒大如椒,红黑色,米性坚实,但是,它却渐渐地被我们遗忘了。其实,高粱的营养价值很高,药用价值也不低。

适合老人的“补阴益寿粥”

老人应当多吃一些粗粮,但粗粮怎么吃才有益健康?先推荐一道具有滋阴润燥、清热和胃的“补阴益寿粥”,它又被称为“甘蔗高粱粥”。

做法:先用榨汁机将甘蔗榨汁,取汁500毫升左右;再选已脱皮的高粱150克,泡软;把泡软后的高粱放入适量的清水,煮成粥状,加入甘蔗汁搅匀后,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功效:有滋阴润燥、清热和胃的功效。

适合中青年人的“高粱黑豆大枣饭

高粱具有利小便、止咳喘、补气清胃的作用,因此,对于那些体质较弱、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消化不良等亚健康人群来说,经常吃些高粱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中青年人群一般都胃口好、牙也好,因而高粱的做法就灵活多样了,把它做成干饭、稀粥、窝头、煎饼等,口感都不错。

做法:选高粱50克,黑豆20克,大枣10个,白糖30克。高粱、黑豆都是“皮糙肉厚”的食物,因此,做之前最好先用水泡上四五个小时。然后将泡软的高粱、黑豆以及准备好的大枣放入适量的清水,再撒入适量的白糖,具体多少根据个人口味而定。蒸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高粱黑豆大枣饭”非常适合中青年,不仅能补肾活血、改善亚健康,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女性可以适当多吃一点。

适合孩子的“高粱炒面”

孩子由于脾胃功能还不怎么健全,很容易因为食积而出现烦躁、哭闹、发烧等现象。高粱就是父母们的“好帮手”了,它具有温中健脾、固肠胃的作用。

做法:去超市买些高粱面,放在文火上干炒,炒熟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做成炒面给孩子吃。也可以先在炒锅中放入少量的食用油,然后加高粱面炒熟。再放一些白糖(或者是碾碎后的芝麻、花生等),把炒面加水,弄成糊状喂宝宝服用。

功效:改善小孩肠胃功能,止吐止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24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巧做高粱全家吃” 的相关文章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