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日常饮食要注意“四气”与“五味”的平衡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08
日常饮食不仅要注意食物的种类齐全和比例恰当,更要注意食物寒热温凉“四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平衡。

《黄帝内经》有这样一段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意思是说:日常饮食,通过粮食、果品、动物肉食、蔬菜的滋养,同时要“气”“味”合和之后再来食用。如此,才能补益人体的精气,达到维护生命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因此,日常饮食不仅要注意食物的种类齐全和比例恰当,更要注意食物寒热温凉“四气”与酸苦甘辛咸“五味”的平衡。

食物“四气” 辨证食用

食物的“气”即“四气”,指食物寒热温凉性质,一般分寒凉、温热两大类。

寒性、凉性食物均属阴,两者性质相近,只有程度轻浅的区别,具有生津解渴、清热泻火、解毒消炎等作用;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所致中暑发热、汗多口渴,或阳热偏盛体质出现身热烦躁、大便干结,以及急性热病、热毒疮疡、炎症等证。例如,西瓜性寒,能清热祛暑、除烦解渴,用于中暑病的防治;绿豆性凉,能清热解毒,可治疮疡肿毒;其他如生梨、甘蔗、芦根、荸荠、生藕等亦属寒凉,都有清热、生津等作用。若是肢凉怕冷、神疲乏力、胃凉便稀等阳虚内寒体质的人,应该忌食寒凉食物。

温性、热性食物均属阳,具有振奋阳气、驱散寒邪、通脉止痛等作用,适用于秋冬季节气候寒凉所致关节痹痛、脘腹冷痛,或虚寒怕冷体质出现肢凉怕冷、溲多便稀,以及妇女痛经闭经、男性寒疝腹痛等病证。譬如,生姜、葱白性质温热,煎汤服用,能发散风寒,可治疗风寒感冒;生姜、红糖性质温热,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可温散寒邪,既可治淋雨受凉,又可治胃寒冷痛呕吐。如是身体消瘦、大便秘结、容易上火等阴虚内热体质之人,应该忌食忌食温热食物。

食物“五味” 因人适宜

食物的“味”即酸苦甘辛咸“五味”。

酸味入肝脏,具有收涩功能,并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适宜久泄、久咳、多汗、尿频与食欲不振、肝病等患者食用。过量食用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如石榴皮能涩肠止泻;山楂能健脾开胃;五味子能止汗、增强肝脏功能。

苦味入心脏,具有清泄、燥湿功能。适宜热证、湿证病人食用。如苦瓜味苦性寒,有清热、明目、解毒、泻火的作用;茶叶苦甘而凉,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清胃消食的功效;莲子芯味苦性寒,有清心泻火、安神助眠的效用。

甘味既指具有明显甜味的甘味,如红枣、甘草,亦指没有明显甜味的甘味,像粳米、鸡蛋。其入脾脏,具有补益强壮、解痉解毒的作用。凡气血阴阳虚衰以及五脏虚损均可使用,也用于消除肌肉紧张和解毒。食用过多容易发胖。如红枣能补血、养心神,配合甘草、小麦为甘麦大枣汤,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所致悲伤欲哭、情绪急躁;蜂蜜、饴糖均为滋补之品,前者尤擅润肺、润肠,后者侧重补脾胃之气、解筋脉痉挛,可分别选用。

辛味即辛辣、辛香之味,入肺,具有发散风寒、行气止痛与促进消化的作用。适用于感冒、痘疹、疼痛与胃肠功能紊乱等病证。如葱姜汤能散风祛寒,可治风寒感冒;芫荽可诱发疹痘,用于疮疹、水痘等发热、疹痘出之不畅病证;胡椒能祛寒止痛,可治寒性胃痛腹痛;葱、姜、八角、桂皮等调料皆为辛味食物,与其他食物烹调后一起食用,可促进消化吸收。

咸味入肾,具有软坚散结、润下功能。适宜肿块、便秘等病证。如海蜇味咸,可清热、化痰、消积、润肠,对痰热咳嗽、痰核、包块、小儿积滞、大便燥结者最宜;海带味咸,软坚化痰,能消瘿瘤;猪肉味咸,滋阴润燥,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之人食用。

饮食不调 阴阳失衡

如果日常饮食或饮食调养时不注意食物性质和味道即“气”“味”的合和,饮食偏食,久之就会破坏人体体内阴阳平衡,导致五脏之间功能活动失调,即会影响机体健康,引起多种疾病的发生。

饮食五味,如果是过食酸味食物,肝气就会偏盛,脾气就要衰竭。过食咸味食物,即会出现肩膝腰脊较大关节的劳倦困惫、肌肉短缩、心气抑郁等病证。过食甘味食物,会有心悸喘满、面色黑、肾气失于平衡等病证。过食苦味食物,脾气就不濡润、胃脘就胀满。过食辛味食物,会使筋脉败坏松弛、精神受到损伤。因此,谨慎调和饮食五味,能使骨骼强健、筋脉柔和、气血通畅、腠理固密,这样就会使骨、筋、气、血以及腠理强盛。人们必须谨慎而严格的遵守养生法度,如此才能享有天赋的寿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32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日常饮食要注意“四气”与“五味”的平衡” 的相关文章

睡眠不足生百病!睡前吃点“天然的安眠药”,镇静安神,一夜好眠

睡眠不足生百病!睡前吃点“天然的安眠药”,镇静安神,一夜好眠

  现在的人,有一个好的睡眠是比较难的,大部分人都有失眠的情况,每天晚上睡不着,或者是睡着之后也容易有惊醒的情况,再次入睡就困难了。这个也是很多人的常态,人体容易失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压力增大,导致身体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  还有平时的不良作息,加班熬夜,或者是玩游戏等,睡觉时间比较...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