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导引与瑜伽 同中有别皆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运动养生633
导引和瑜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在具体的动作上也各有特色。从目前的习练人群看,瑜伽的练习者以年轻人居多,导引的爱好者中以老年人居多。

马王堆出土的帛画长100厘米,高40厘米,分上下4层,绘有44个各种人物,男、女、老、幼均有,或着衣,或裸背,每人都在练习导引法,所以这幅图被命名为“马王堆导引图”。

瑜伽源于印度,和导引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哲学思想的指导,有传统医学理论的支撑。近几十年来,瑜伽和时尚紧密结合起来,受到了青年人的青睐。中医导引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在法国、瑞士、美国、日本等地对中医导引的重视甚至超过了中国。既然瑜伽在短短的几十年走进了高端写字楼,受到了青年人的青睐,导引能否借鉴瑜伽的发展之路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导引和瑜伽有何相同与不同。练习导引术和瑜伽术都有一些相同的要求,导引法强调三调合一,即调身、调息、调心的合一,瑜伽也存在体位法、呼吸、冥想三者的紧密联系。那么,导引瑜伽相通中又有什么不同呢?

调身与体位法

瑜伽体位法的梵文为Asana,其意义为在某一个舒适的动作或姿势上维持一段时间。通过一些扭转、弯曲、伸展的静态动作,及动作间的过渡,刺激内分泌腺体、按摩内脏,起到松弛神经、伸展肌肉、强化身体、镇静心灵的功效。体位法也有仿生的因素,如蛇式、兔式,还有一些体位法是瑜伽行者自行体验创造出来的体位法(如肩立式、扭转式)。

调身的内容可概括为屈、伸、松、紧四个字,调身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形正、体松两方面。导引术的调身和瑜伽的体位法都包含仿生动作,导引术中的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并结合中医学理论编创而成,瑜伽体位法中的蛇式、猫伸展式也是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而发展来的,其不同点在于导引术的调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整套动作,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和峨眉十二庄等,而瑜伽的体位法则以单个动作为主,如举臂式、伸展侧角式、侧边强拉式等。

呼吸方法分两种

导引术和瑜伽的呼吸方法都可以分成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二者在动作熟练之后,都强调通过腹式呼吸的方法来练习。二者都很重视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在导引术中体现在三调合一,瑜伽中也是强调了动作的拉伸,同时遵循规定的呼吸方法。其不同之处是,导引术在有一定基础后,侧重于逆腹式呼吸,瑜伽术中未严格区分逆和顺的方法。

调心与冥想

导引术的调心和瑜伽的冥想都属于心理、精神调节的范畴,二者都很重视通过这样的调节达到内心的安静,排除纷繁的思绪。二者也都不赞同过度使用守一的方法,而强调似守非守和存想的方法。如瑜伽冥想词:“想象自己躺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软软的,绵绵的,阵阵清香扑面而来。蓝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潺潺的小溪,从身边缓缓流过,叫不出名的野花,争相开放。远处一头母牛带着它的崽崽在散步,身边孩子们尽情地嬉戏玩耍着。一只蛐蛐在地里蹦来蹦去,还有那树上的鸟儿不停地在歌唱。”这样的冥想词让我们的意识不间断地按照既定程序来进行,和《黄庭景内经》中的存想五脏之神的方法相一致,属于以念制念。其不同点在于,瑜伽的冥想较少和体位法同时练习,而导引术在动作过程中也非常重视调心。

导引术强调身、心、气的三调合一。练习瑜伽也要求体位、呼吸、冥想有次第、有顺序。古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呼吸活动,呼吸到人体的是气,进而总结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生命的表现形式。人的生命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中医学认为气是人体生命之维系,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皆由气推动和调控,瑜伽也认为宇宙间有气存在,把气称为“prana”,也叫“生命能量”。总的来说,呼吸不只存在于活着与死亡这一瞬间,它与我们的情绪、心灵和大脑也密切相关。

通过呼吸来达到养生康复的目的,是导引和瑜伽练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比如,当我们受到惊吓时,会倒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当我们生气、难过时,呼吸就会变得没有规律而且起伏很大。当全神贯注穿针引线时,呼吸几乎是停止的。也就是说,呼吸和情绪、大脑是相互依赖影响的,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有不同的呼吸。在《素问·举痛论》中就有情志刺激对气机的影响的论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心境可以影响呼吸,呼吸也会制约我们的心境。练习呼吸法,均匀、和缓、沉静的呼吸,可以减少情绪和大脑的波动,而平静的身心状态无疑对养生是最有益的。

在身体活动方面,二者都形成了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的系统、科学而优美的身体锻炼方法。中医导引无论哪一种身法,都是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要点,以动形为基本锻炼形式。而外在的肢体锻炼对瑜伽来说,只是为了达到内在精神与身体和谐的形式,或者说是手段。人的身与心一生相伴,同在一体又不乏矛盾,并非总是协调统一。古印度和中国人认识到这一点,重视身心合一的整体调养。正如中医学所讲“心主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

回归本源说健身

通过以上导引法和瑜伽的比较可以看出,导引和瑜伽在养生康复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较多相似或相通之处。甚至可以认为,导引和瑜伽是人体生命科学的姊妹篇,从养生康复功效上看,导引和瑜伽的作用原理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概括为保持和促进机体各系统发挥正常功能,尤其是改善内分泌系统功能、按摩内脏器官,使全身功能恢复平衡等。如果可以综合运用导引法和瑜伽,对于日常养生和疾病康复会起到较好的效果。

从临床康复角度看,目前已经有运用导引法进行疾病康复的有益尝试,如将中医导引法用于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导引法能够放松身心,缓解由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的肌张力增高。导引有利于精神的调摄,使精神内守,当患者情绪稳定时,更有利于其接受训练并产生积极的效果。

总的来说,导引和瑜伽在理论和方法上有很多共同点,在具体的动作上也各有特色。从目前的习练人群看,瑜伽的练习者以年轻人居多,导引的爱好者中以老年人居多。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老年人不能练习瑜伽,年轻人不能习练导引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3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导引与瑜伽 同中有别皆养生” 的相关文章

心血管病患者日常运动3注意

心血管病患者日常运动3注意

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确实是个有讲究的事儿。 很多人误以为得了冠心病就只需静养,其实不然。日常适度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改善心肺功能,还可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不过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确实是个有讲究的事儿。 切忌憋气 心血管病患者可以日常进行低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

腰痛试试倒走锻炼

腰痛试试倒走锻炼

首先进行倒走锻炼对保护腰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是促进腰部核心稳定;二是重塑腰部肌肉平衡。 腰痛是骨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有报道70%~80%的人一生中会出现腰痛的症状。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久坐、缺乏锻炼也会导致腰痛发病几率的升高。其中倒走就是经常推荐的锻炼方式之一。有很多人会有疑惑:我...

高原旅游有禁忌 并非人人都适宜

高原旅游有禁忌 并非人人都适宜

由于高原地区低压、低氧、昼夜温差大、风速猛、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等特点,使得一些游客并不适合高原游。 国庆小长假期间,国内各大热门景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寸步难行,这情景让许多注重旅游品质的人望而却步。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原游不知不觉成了人们的新宠和魂牵梦萦的“圣地”。 在我国,高原主要包括青藏...

7种走路姿势竟暗藏着大问题

走路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但是,错误的走路姿势也会影响健康。 走路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情,但是,错误的走路姿势也会影响健康,那么,你知道怎么走路比较健康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走路姿势会致病吧! 踮着脚尖走路 宝宝刚学步时,因为无法掌握平衡,都会踮着脚尖走路。但身为一个成年人,你还踮脚尖...

办公间隙健身三小招

工作间隙,可以试试做一些小运动来舒展筋骨。 上班族一天最少有8个小时都呆在办公室,下班之后有时也难抽出时间运动。工作间隙,可以试试做一些小运动来舒展筋骨。 拉背动作 步骤:取一把稳固的椅子,将双手扶住椅背上方。双脚慢慢往后退,直到背部可以打直约与椅背等高,此时的颈、背、臀尽量呈一直线,并与双脚呈...

步行健身运动也有宜忌

步行运动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健身强体活动,包括散步、慢步行走、快步行走等。古代医家认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 步行运动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健身强体活动,包括散步、慢步行走、快步行走等。古代医家认为,散步者,散而不拘之谓,且行且立,且立且行,须得一种闲暇自如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