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游泳应注意三个问题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运动养生516
人们在游泳时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游泳的时间、地点及强度,并科学规避游泳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

在炎热的夏季,游泳不失为一种集休闲、消暑、健身于一体的运动,因此备深受人们青睐。人们在游泳时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游泳的时间、地点及强度,并科学规避游泳可能带来的一些风险。

游泳应注意水温

在户外游泳时,虽然长时间在水里浸泡身体不会觉得热,但头部在水面上连续几个小时受到太阳的暴晒,其温度有时能增高到39℃以上,再加上游泳者体力消耗使排汗不畅,这样不仅达不到消暑作用,反而容易引发中暑,出现头痛、眩晕、乏力、动作不协调,严重者则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日射病表现。再者,水温一般比皮肤温度低,游泳者下水后,体表热量在短时间内大量散发,人体会出现保护性反应,通过收缩血管及关闭汗毛孔来调节体温。所以初下水时,皮肤会发白,在水中游一段时间后,血液循环加快,热量逐渐增多,皮肤会由白变红,机体稍感暖和,这时人在水中可维持一段时间进行活动。若是在水里时间过长,身体产生的热量赶不上在水中散失的热量,体温调节功能遭到破坏,会出现动脉收缩和小静脉扩张,使血液停滞在皮下静脉内,造成皮肤青紫、嘴唇发黑,身上起鸡皮疙瘩,同时还会因为肌肉疲劳、乳酸聚积过多而引发腿抽筋,甚至因此发生溺水等意外事件。此外,有人在水中时间太久,机体长时间受到冷刺激,还会引起胃肠强烈痉挛而发生腹痛等不良症状。

游泳时间不宜过长

有些人在水里一泡就是数小时甚至大半天,认为时间越长越能锻炼身体,更有利于避暑降温。殊不知,游泳时间太长不但对健康无益,有时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室内泳池所使用的自来水供水系统大都采用氯消毒,人们游泳时,直接与氯接触,这种物质会从水中挥发并直接被皮肤吸收。短时间少量氯的吸入对人体无大影响,但长时间泡在水中,氯元素过多对人体健康没有好处。同时,室内泳池游人繁杂,难免会将皮肤排泄物、脱落的毛发、鼻涕,甚至尿液及泳衣染料等带入水中,受污染的水可导致眼、鼻、耳、喉、皮肤、胃肠道、生殖系统等疾病。尤其是小孩子,抵抗能力较弱,如果在水里待的时间过长,就较容易被水中污物及病菌侵袭而得病。所以,儿童游泳时间更要注意适度,游泳后一定要用流动水彻底冲洗全身,以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长时间待在水中(包括室内泳池),特别是在较凉的水中游泳,对身体不一定有好处,有时还可能会适得其反。因此,专家提醒人们:在户外游泳时,应选择早上或傍晚进行,避免火辣辣的太阳直照头面,并且每隔几分钟就应该用水把头部浸湿,防止头部温度过高。同时,游泳时间最好控制在30~45分钟,水温越低游泳时间越要压缩,尤其是体质比较虚弱者更应多加注意。即使体力允许,也应在半小时左右上岸休息一下,并补充一些水分,可适当摄入运动型饮料。一旦在游泳过程中感觉有不适症状,应立即上岸,擦干身上的水,适当晒晒太阳,待身体暖和后尽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动过速、肌肉劳损等病症的发生。

体力劳动后不宜立即游泳

许多人刚干完体力活,在汗流浃背的情况下,为了贪图一时痛快,就一头扎进水中,自以为游泳、洗澡、消暑三不误。殊不知,这样做虽然使人一时凉爽舒服,但对体能恢复和身体健康都没有好处。这是因为人在体力劳作过程中机体能量消耗多,全身新陈代谢旺盛,血液流动加速,体内产热量大增,皮肤中的毛细血管扩张,汗毛孔也张开,出现大量排汗,以利体热及时散发。如果劳动后立即入水游泳,皮肤受到冷水刺激,毛细血管骤然收缩和汗毛孔关闭会影响体热的正常散发。所以,许多人虽然在游泳时觉得凉爽,但过后不久反而会感到更加闷热不适。再者,体力劳动时肌肉紧张,心率明显加快,体力被大量消耗,使人感到疲劳。当劳动结束时,虽然肌肉紧张和心率有所缓解,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要是此时马上入水游泳,就会继续促使肌肉活动和心跳速度加快,导致肌肉、心脏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的状态,不仅容易引发腿抽筋,还会给肌肉和心脏带来一定的伤害。另外,经过连续几个小时的劳作,劳动者早已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此时游泳会因能量供应不足引起低血糖和大脑缺氧,出现头晕、四肢乏力,严重者甚至造成晕厥。若是这种情况发生在游泳过程中,且游泳者身边没有同伴或其他人,是非常危险的。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大家在体力劳动尤其是强体力劳动过后,切莫急于去游泳。此时应该先休息,再用温水把全身的汗渍擦一下,最好吃点面包、馒头之类的含糖主食以补充能量,然后再活力充沛地去游泳。游泳时最好结伴同行,便于相互照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4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季游泳应注意三个问题” 的相关文章

心血管病患者日常运动3注意

心血管病患者日常运动3注意

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确实是个有讲究的事儿。 很多人误以为得了冠心病就只需静养,其实不然。日常适度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冠状动脉斑块,改善心肺功能,还可降低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不过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确实是个有讲究的事儿。 切忌憋气 心血管病患者可以日常进行低强度、较长时间的运动,...

中老年练长跑十二项注意

练长跑正是锻炼心肺、减缓其衰老过程的良好手段。然而,中老年人各器官组织生理功能逐渐减弱,心肺功能下降尤为明显,因而在练长跑时应特别注意。 近日天气逐渐回暖,窝了一个冬季的人们跃跃欲试,想锻炼一下身体活动一下筋骨。练长跑正是锻炼心肺、减缓其衰老过程的良好手段。然而,中老年人各器官组织生理功能逐渐减...

适合严冬锻炼的热身运动

严冬锻炼应注意活血通络,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在温暖周身的同时,增强全身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 冬天寒气主令,寒为阴邪,不仅易伤阳气,而且寒性凝滞和收引,还可造成人体气血运行不畅,失于温煦,经脉拘急,肢体屈伸不利等。因此,严冬锻炼应注意活血通络,加快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在温暖周身的...

练形练气练意念 运动养生动起来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活动身体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活动身体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医传统保健项目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经过历代养生家...

腰肌劳损体疗操

①仰卧位,两膝屈起贴腹,两手抱膝,使腰背贴床,腰肌和下背部肌肉得以放松。重复10次。 ①仰卧位,两膝屈起贴腹,两手抱膝,使腰背贴床,腰肌和下背部肌肉得以放松。重复10次。 ②仰卧位,左右腿轮流举起10次。然后坐起,躯体不向前弯,反复5次。 ③立位,双手叉腰,两腿轮流做弓箭步,反复作10次。 ④立...

如何运动才能健康出汗

运动是达到正常汗出的一种手段,很多医生和患者都明白这点,笔者也将“适度多动”列为“四多”之二,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误区。 提倡治疗的目标是健康,而正常的出汗只是健康的一种标志。 如何出汗就算健康了呢?有三点:一是范围,全身均匀;二是量,微微有汗、微似有汗,说白了就是发潮、发润而不至于形成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