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忌用沸水冲补品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399
我们知道,人的胃每天要分泌5-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有0.4%一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盐酸能溶解蛋白质,帮助消化含有铁质、钙质的食物,还可杀死随着食物进到胃里的细菌。

我们知道,人的胃每天要分泌5-5升的胃液。胃液中含有0.4%一0.5%的胃酸,胃酸的化学成分是盐酸。盐酸能溶解蛋白质,帮助消化含有铁质、钙质的食物,还可杀死随着食物进到胃里的细菌。我们如果在饭后马上喝进大量的水,就会冲淡胃里的盐酸,病菌就有可能进入肠道大量繁殖,容易造成肠道感染。而且,我们吃饱了以后,食物占了胃肠大部分空间,再多喝水,就会感到胀饱,而更重要的是,水分过多,会冲淡胃液的浓度,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虽然水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饭后喝点水,可使少量的消化液与食物拌匀,溶解其中的营养成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帮助的。

滋补品现已成为人们不可缺乏的营养辅助剂。但许多人对滋补晶的服用方法不合理,因而达不到补充营养的目的。比如有的人习惯于用沸水冲调营养品,这是不科学的。

滋补品中有不少营养物质,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变质或破坏,于是就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营养素。实验表明,有些营养物加热到60℃- 80℃时,成分就被破坏。

茶叶是有益于健康的上乘饮料,具有提精神益思维、解渴去烦躁、舒经络消疲劳、益寿保健康的作用。但泡茶的水温大有讲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其中维生素C、维生素D在水温超过80C时,就会被破坏,还会溶出过多的鞣酸和芳香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大大减低茶的滋养保健效果,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C,以茶叶刚能泡开的温度为宜。

蜂蜜是润肠、健胃、促进创面愈合的滋补强壮剂,对老年人肠燥便秘、动脉硬化、肝功能异常效果显著。蜂蜜饮用时,加温开水搅匀后调服,如水的温度高于60C时,蜂蜜中的营养成分便被分解。

一旦产生恶果将悔之晚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438.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忌用沸水冲补品” 的相关文章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生姜几乎家家都有  是不少人喜欢的调味品  在中医眼里,它更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但关于生姜,生活中也有很多传言  比如“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等等  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上周日我们针对生姜设置了3道题  你答对了几题?可可来揭晓答案啦~    【第一题】  关于吃生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一甜一咸两道粥,为“三高”人群解忧愁

胖人多湿,肥人多痰。湿从哪里来呢?脾主运化水湿,是津液代谢的枢纽。一旦脾虚弱了,不运化了,就会产生痰湿。 肥胖是“三高症”的温床 “三高症”是指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它们是现代社会所派生出来的“富贵病”,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相互关联。如:糖尿病人很容易同时患上高血压或高血脂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