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水果养生之梨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06
梨虽然很甜,但是它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很低,并且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纤维,纤维可以帮助肠胃减少对脂肪的吸收,有助减肥,比较适合爱吃甜食又怕胖的人食用。

梨性味甘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等功效。对于热病津伤烦渴、消渴、热咳、痰热惊狂、噎膈、便秘等疾患有较好的疗效。《千金要方·食治卷》中记载其可以“除客热气,止心烦。”《唐本草》中记载其“主热嗽,止渴。”《食疗本草》则建议“胸中痞塞热结者可多食好生梨。卒暗风失音不语者,生捣汁一合顿服之,日再服。”《日华子本草》记载梨有“消风,疗咳嗽,气喘热狂;又除贼风、胸中热结;作浆吐风痰”的功效。《本草纲目》则记载其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本草通玄》则对生吃熟吃梨的不同功效做了简明扼要地归纳:“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脏之阴”。《本草求原》中则记载了“梨汁煮粥,治小儿疳热及风热昏躁”的食疗方。

梨虽然很甜,但是它的热量和脂肪含量很低,并且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纤维,纤维可以帮助肠胃减少对脂肪的吸收,有助减肥,比较适合爱吃甜食又怕胖的人食用。外出聚餐或应酬,包里最好备只梨,因为梨是水果中最好的口腔及肠胃“清洁工”。饭馆里的饭菜大都油腻或辛辣,吃后容易诱发便秘。饭后吃只梨,积存在体内的致癌物可大量排出。梨所含的纤维素大都为非可溶性纤维,能避免便秘及消化系统问题。咀嚼梨还能当“护牙剂”。大家在吃梨时会咀嚼到一些清脆的颗粒,它可有效清除牙缝里的菌斑。

需要注意的是,脾虚便溏及寒性咳嗽的患者忌服。明代药学著作《本草经疏》中还提醒“腹痛冷积、寒痰痰饮、妇人产后、小儿痘后、胃冷呕吐”等情况都不适合多吃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673.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水果养生之梨” 的相关文章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生姜几乎家家都有  是不少人喜欢的调味品  在中医眼里,它更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但关于生姜,生活中也有很多传言  比如“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等等  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上周日我们针对生姜设置了3道题  你答对了几题?可可来揭晓答案啦~    【第一题】  关于吃生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们不仅是食物,也是药物。作为食物而言,桃、李、杏三种水果都美味可口。然而,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