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瑶族美味——芭蕉芯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60
许多地方,吃野芭蕉花蕾通常只吃野芭蕉花苞上的萼片,冠名芭蕉花,其余并不采纳。但是如澜沧拉祜菜,野芭蕉花蕊也不放弃,焯水后打蘸水。

在少数民族居住地的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的芯含水量很大,只要用刀将其从底部迅速砍断,就会有干净的液体从茎中滴出,野芭蕉的芭蕉可吃外,花蕾、嫩芯也可食用,在断粮闹粮荒的情况下,断顿了,玉米红薯芋头都已吃完,没办法,最后只好吃野芭蕉,放倒芭蕉树,剖开芭蕉树干,吃起芭蕉芯来,可以充饥。新社会,野芭蕉几乎成了猪的唯一食粮,没有人吃野芭蕉。只在兴起吃“忆苦饭”才吃一两次。

许多地方,吃野芭蕉花蕾通常只吃野芭蕉花苞上的萼片,冠名芭蕉花,其余并不采纳。但是如澜沧拉祜菜,野芭蕉花蕊也不放弃,焯水后打蘸水。但是芭蕉芯吃的普遍,也有作为,开发出其它的多种食用方法,切片焯一下水豆豉炒,或一截一截焯一下水煮吃,或沾粉油炸,一些地方的人称芭蕉芯为蕉笋,也当笋用,“牛肉炒蕉笋”更是一绝。还有灌在肠衣里煮好后再切片。也有的在吃火锅后剁碎放入锅中解腻,也有些做“酱爆芭蕉芯”这道菜,芭蕉芯炒熟以后呈紫黑色,煮汤的则色白,且不说其营养如何,味道顶不错的,说味极甘美也不为过。芭蕉芯确实是好东西,少数民族地区好此道的人很多,一般上采用已结果待销毁的野芭蕉树叶下顶芽部分,老饕则喜欢浇羸弱准备淘汰的嫩株。

从医学角度来讲,芭蕉芯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适合于胸膈饱胀,脘腹痞疼,吞酸反胃,呕吐痰涎,头目昏眩,心痛怔忡,妇女经行不畅的人群。过去还有把芭蕉芯剁碎和着药酒敷治外伤的,有一定疗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73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瑶族美味——芭蕉芯” 的相关文章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莲”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谓“全株皆可用,妙用无穷”。 莲花又名荷花、中国莲、水芙蓉。“莲,花之君子者也。”莲,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 从中医角度看,莲的一身都是宝。除食用,观赏外,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 8月8日立秋,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湿邪滞留体内,难免作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大便稀溏、不思饮食、皮肤湿疹等都可能是湿邪入侵的表现。 不妨...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

三伏消暑选绿豆 正确食用学问多

三伏消暑选绿豆 正确食用学问多

今年三伏出现持续高热天气,食用绿豆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比较理想的止渴消暑食材。 今年三伏出现持续高热天气,立秋后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就是俗称的“秋老虎”,民间也有“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烤似火”的俗语。 食用绿豆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比较理想的止渴消暑食材。专家介绍说,绿豆属于杂豆...

家常菜“地三鲜”的中医智慧

家常菜“地三鲜”的中医智慧

地三鲜的食材是极其普通常见的茄子、土豆、辣椒,这几种新鲜美味的蔬菜烹饪在一起,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实,美味之后,细细品味,地三鲜这道菜肴里竟还蕴藏着中医奥妙。 地三鲜的食材是极其普通常见的茄子、土豆、辣椒,这几种新鲜美味的蔬菜烹饪在一起,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实,美味之后,细细品味,地三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