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腊梅养生法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11
腊梅花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等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火伤等症。寒冬腊月采摘腊梅花蕾,晒干或烘干均可。腊梅花作菜配料,梅香扑鼻。

腊梅花性凉,味甘,微苦,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等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胸闷、咳嗽、烫火伤等症。寒冬腊月采摘腊梅花蕾,晒干或烘干均可。腊梅花作菜配料,梅香扑鼻。下面介绍几款腊梅食疗的制作方法。

腊梅火腿粥

用腊梅花25朵,熟火腿肉50克,冬笋、水发香菇、青豆、麻油各25克,胡椒粉2克,葱花10克,生姜末5克,鲜汤1500克,糯米100克;先将鲜腊梅花洗净,开水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去水。火腿、冬笋切成青豆大小,再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肉汤,置旺火上烧开后加入火腿、冬笋、水发香菇、青豆、黄酒、葱、生姜等,用小火熬煮成粥,放入腊梅花,撒上胡椒粉,淋上麻油即成;此款的特点是粥稠花香,具有解暑生津,顺气止咳,解毒生肌的功效。

腊梅花鸡糕

用腊梅花25朵,鸡脯肉400克,猪肥膘肉100克,香菇25克,鸡蛋3只,黄瓜56克,精盐、味精、胡椒粉、黄酒、湿淀粉、葱、生姜、鲜汤、麻油各适量;先将鲜腊梅花洗净,开水烫一下捞出,过凉水,沥去水。鲜嫩鸡脯肉除去皮,剔去筋,洗净。猪肥膘肉切成片,与鸡脯肉一同斩成泥,拣出细筋,放装盘内,鸡蛋去黄留清,放入碗内,生姜拍碎,葱切末,用凉鲜汤和少许黄酒泡上。发好的香菇切成粗丝,黄瓜洗净切斜条,加少许精盐、味精、麻油腌渍入味。鸡泥和泡好的葱、生姜汤调成稀糊,放入鸡蛋清、精盐、胡椒粉、黄酒、味精、湿淀粉,向顺方向搅拌匀。另取一大盘,抹上油,鸡糊倒盘内摊平。用夹子将腊梅花、香菇、黄瓜摆成腊梅树形状。上笼用旺火沸水蒸5分钟左右,至熟透。炒锅上火,放油烧热,下入葱、生姜炒出香味,再放入鲜汤,汤沸后拣出葱、生姜不用,加精盐、味精、黄酒、胡椒粉,调好口味,轻轻地注入鸡糕里即成;此款的特点是鸡糕雪白,汤清爽口,具有补虚益气,润燥消渴的功效。

腊梅花青鱼片

用鲜腊梅花20朵,青鱼肉400克、鲜豌豆苗尖100克、水发黑木耳25克,鲜汤、精制植物油、酱油、醋、白糖、湿淀粉、黄酒、川泡辣椒、味精、胡椒粉、精盐、葱、生姜、大蒜、红油各适量;先将鲜腊梅花洗净,放入凉水中泡4小时左右捞出,沥去水放装盘内,将青鱼肉切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把葱、生姜、蒜洗净各切成细末,川泡辣椒去籽切末。将鱼肉片里加少许精盐、黄酒、湿淀粉拌匀浆好。另用小碗,将白糖、醋、味精、酱油、胡椒粉、鲜汤、葱、蒜、生姜末、湿淀粉放入小碗内调匀糊成芡汁。烧热上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鱼片,用手勺轻轻推动锅底,至炒熟时,捞出。锅内留底油烧热,放入泡辣椒,炒至红色时,将鱼片、黑木耳、豆苗尖、腊梅花一同放入,翻炒均匀,淋上红油,盛装盘内即成食用;此款的特点是味鲜醇厚,清爽味美,甜酸辣咸,具有补气化湿,开胃散郁,生津止渴的功效。

腊梅花鸽肉片

用腊梅花25朵,鸽脯肉260克,鲜豌豆苗、鲜蘑菇各50克,熟火腿35克,精盐、味精、胡椒粉、淀粉、鲜汤各适量;先将腊梅花洗净。生鸽脯肉去皮筋,切成大片,在案板上撒上干淀粉面,将鸽脯肉砸成泥,加淀粉揉和,再擀成薄片。鲜豌豆苗洗净,蘑菇洗净切薄片,开水烫一下,冷水过凉。熟火腿切薄片。锅内放入鲜汤烧开,鸽片逐片放入锅内焯熟,捞入凉水过凉,切成长刀片。锅内鲜汤倒出,放入鲜汤烧开,加少许精盐、胡椒粉、味精,调好味,倒入大汤盘内,锅内留一些汤,下入鸽片、腊梅花、鲜豌豆苗、火腿、鲜蘑,烧开撇去浮沫,盛入大盘内即成;此款的特点是鸽肉味鲜,腊梅清香,具有滋肾益气,健脾开胃,生津散郁的功效。

腊梅豆腐汤

用腊梅花30朵,豆腐4块,虾仁50克,生姜、葱、鲜汤、精盐、味精、胡椒粉、醋、麻油、猪油各适量;先将腊梅花洗净,泡在冷水内。豆腐切成约1.5厘米见方的小薄片,生姜、葱分别切成细末。虾仁去杂物。炒锅上火,将油烧五成热,下入葱花、生姜末煸香,下虾仁煸炒几下,加入鲜汤、精盐、胡椒粉、豆腐片,汤沸后,撇去浮沫,加入腊梅花、味精、醋、麻油,搅翻一下即成;此款的特点是酸辣香鲜,具有清热生津,补肾开胃,通乳润燥的功效。

腊梅牛肉丝

用腊梅花30朵,牛里脊肉150克,芹菜100克,鸡蛋1只,红椒1只,精盐、味精、酱油各5克,精制植物油300克(实耗50克),淀粉、麻油各适量;先将腊梅花洗净。牛肉洗净切成丝,鸡蛋取清加淀粉与牛肉丝及调味料上浆拌匀。芹菜去老叶和根,洗净,切成5厘米长的段待用。红辣椒去籽,洗净切成丝。炒锅上火,放油烧至六成热,放入牛肉丝,用筷子划开,略炸即用漏勺捞起沥油。锅内留余油,用旺水下芹菜翻炒,至芹菜转成碧绿色时下牛肉丝、红辣椒丝,一起翻炒几下,撒上腊梅花,加味精调味,淋上麻油出锅即成;此款的特点是花香肉嫩,具有补益脾胃,生肌强筋的功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283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腊梅养生法” 的相关文章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 用膳食赶走三伏带来的湿邪

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 8月8日立秋,立秋过后,闷热燥湿的天气有所缓解。可是,炎热的夏季虽走,但我们身体多多少少被湿邪入侵。湿邪滞留体内,难免作恶。浑身无力、食欲下降、大便稀溏、不思饮食、皮肤湿疹等都可能是湿邪入侵的表现。 不妨...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养生小吃食3款

玉米须可以调节血糖,降低血脂,还具有抗痛风作用;因此,玉米须具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故有“一根玉米须,堪称二两金”之说。 眼下,北方的夏玉米长势正旺,一片片青青玉米林在广袤的田野蓊蓊郁郁,蔚为壮观。那一杆杆秀颀的玉米开始孕穗,它雌雄同株异位花序,最顶端的是雄花序,也称天花;中部由腋芽发育而成...

三伏消暑选绿豆 正确食用学问多

三伏消暑选绿豆 正确食用学问多

今年三伏出现持续高热天气,食用绿豆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比较理想的止渴消暑食材。 今年三伏出现持续高热天气,立秋后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就是俗称的“秋老虎”,民间也有“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烤似火”的俗语。 食用绿豆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是比较理想的止渴消暑食材。专家介绍说,绿豆属于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