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别拒绝苦味蔬菜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64
苦味蔬菜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更多的含有生物碱、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许多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物。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苦味的植物更多是深绿色的。

酸甜苦辣咸五味中,苦味是最不受待见的一味了。有人爱吃酸辣、有人爱吃甜咸,但很少有人爱吃苦。人们也总是把最难受的情与事说成苦,苦难、苦果、痛苦、辛苦……自然而然地拒绝苦味。然而,就蔬菜而言,适当的苦味蔬菜,对健康是有益的。

苦味蔬菜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更多的含有生物碱、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以及许多有益健康的抗氧化物。如果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苦味的植物更多是深绿色的。据科学分析,颜色越深的蔬菜,其中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越多。蔬菜营养价值的高低,遵循着由深到浅的规律,依次为:绿色蔬菜,红色蔬菜,黄色蔬菜,白色蔬菜。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中也有“苦能泄热而坚阴,泻中有补也”,意思是而是苦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泻火或清湿热,从而达到坚阴的作用。

适当地进食这些绿色苦味蔬菜,对人体健康的帮助是巨大的。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苦味蔬菜有苦瓜、莴笋、生菜、苦菜、苦竹笋、萝卜樱等。就拿苦瓜来说,虽然可以凉拌、清炒、煲汤,但是因为苦,很多人都不爱吃。但是苦瓜可以益肾利尿、清热解毒,有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的作用,苦瓜中提取的一种叫“奎宁精”的物质,还可以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再说萝卜缨,近年来,日本盛行“五行蔬菜汤”,据说五行蔬菜汤有明显的预防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这种汤的五种蔬菜之首就是萝卜缨。虽然白萝卜缨味道苦,但是它的营养价值非常之高,其维生素A的含量是同量绿菜花的三倍以上,钙的含量是菠菜的四倍,维生素C是柠檬的十倍以上。有明确的消食、理气、和中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胃不合、宿食不消等症。莴苣又叫莴笋,微苦,《本草纲目》里称莴苣:“通乳汗,利小便,杀虫蛇毒。”还有古医书上讲莴苣“泻心、去热……”,可以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的治疗。还有生菜、苦菜、苦竹笋等苦味蔬菜,都有不同的健体益寿作用,不一一列举。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健康生活中不仅仅独有你喜欢的味道,酸甜苦辣都得尝尝。我们要学会接受苦味蔬菜或浓或淡的苦涩味道,千万别拒绝苦味蔬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09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别拒绝苦味蔬菜” 的相关文章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猪蹄美容又养颜 食疗吃法有讲究

猪蹄美容又养颜 食疗吃法有讲究

中医学认为猪蹄有壮腰补膝和通乳之功,可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和产妇产后缺少乳汁之症,而且多吃猪蹄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过程,美容养颜。 给女性推荐的一道美味是猪蹄。研究表明,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猪蹄的营养价值很高。猪蹄性平,味甘、咸,归胃经。猪蹄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质,脂肪含量也比较低。中医学认为猪蹄...

大蒜: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大蒜: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中医认为大蒜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的功效。 炎热夏季,很多人的胃口不是很好,不少人会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加一些大蒜,以增加口感,提振食欲。而且由于大蒜很容易种植,不少家庭的阳台上它们也成为了花盆中的常客。 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大蒜最众所周知的功效就是杀菌消毒,不少家庭都会常备...

大蒜: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大蒜: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中医认为大蒜有行滞气、暖脾胃、消癥积、解毒、杀虫的功效。 炎热夏季,很多人的胃口不是很好,不少人会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加一些大蒜,以增加口感,提振食欲。而且由于大蒜很容易种植,不少家庭的阳台上它们也成为了花盆中的常客。 行气暖脾胃,杀菌解虫毒 大蒜最众所周知的功效就是杀菌消毒,不少家庭都会常备...

通尿消肿选鲶鱼

通尿消肿选鲶鱼

鲶鱼还是催乳的佳品,并有滋阴养血、补中气、开胃、利尿的作用,是妇女产后食疗滋补的必选食物。 中国人吃鱼的历史很悠久。人之于鱼,向来情有独钟,一路吃下来,乐而不疲。在各色各样的鱼中,鲶鱼是我们最常吃的一种。 鲶鱼不但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而且营养丰富,其肉质中所含的蛋白质与优等牛肉近似,而吸收利...

夏天宵夜吃点啥 健康吃法有原则

夏天宵夜吃点啥 健康吃法有原则

夏天宵夜饮食应清淡,以碱性或中性食物为好。酸性食物会增加胃酸的分泌,促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会影响睡眠。 宵夜,最早写作消夜。与一日三餐不同,消夜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代方干《冬夜泊僧舍》说“无酒能消夜,随僧早闭门”。宋元时“消夜”多与“果(子)”连用,宋代薛泳《青玉案·守岁》云:“一盘消夜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