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端午食品虽美味切莫贪吃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10
端午节日益临近,吃粽子、芝麻绿豆糕、咸鸭蛋皮蛋等节日食品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习俗。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食品均适量食用为宜,不要过多贪吃。

端午节日益临近,吃粽子、芝麻绿豆糕、咸鸭蛋皮蛋等节日食品成为中国人民的一种传统习俗。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食品均适量食用为宜,不要过多贪吃。

粽子,是端午节少不了的一道美食。粽子清香淡雅,软糯滑腻,口味多样,有普通的清水粽,还有带馅的,比如说红豆,火腿,猪肉等等,颇受人们喜爱。然而,制作粽子的主要原料为糯米,油性及黏性较大,过量进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胃酸分泌增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所以不可贪食。老年人和儿童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也应慎食,以免影响消化及正常饮食。热的红茶有去油腻的作用,吃粽子的同时喝点热红茶可以起到很好的解腻消滞作用。

芝麻绿豆糕中主要原料为芝麻和绿豆,芝麻性味甘、平,具有滋养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暑、止渴的作用。但绿豆糕、芝麻糕的糖分含量较高,一次最好别吃得太多,老年人更要少吃。对于已经患有糖尿病或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朋友,最好对绿豆糕、芝麻糕“敬而远之”,可选择其他低糖或无糖的绿豆、芝麻制品来代替,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咸鸭蛋是指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营养丰富,富含脂肪、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钙、磷、铁、各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等,易被人体吸收,咸味适中,老少皆宜。但是鸭蛋性偏凉,故脾阳不足、寒湿下痢者不宜食用。鸭蛋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有心血管病、肝肾疾病的人应少食。咸鸭蛋含盐量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此外,孕妇体内雌激素有促进水分和盐在身体内过多存留的作用,食用盐鸭蛋会使盐的摄入量远远超过机体需求量,导致孕妇高度水肿,会使体内有效血液循环量剧增,供给胎儿血液减少,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所以孕妇忌食。咸鸭蛋还是少吃为好,因为咸鸭蛋含盐量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皮蛋为我国特有的蛋加工食品,是一种典型的蛋加工品,具特殊风味,能促进食欲。无铅皮蛋固然美味可口,营养丰富,但同样含微量的铅,孩子处于身体旺盛发育阶段,对铅的危害反应比较明显,还是少吃的为妙。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23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端午食品虽美味切莫贪吃” 的相关文章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