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清暑健脾粥四品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16
入夏天气转热,湿热气重、水分流失快,加上吃冷饮、冰品频率增加,会影响脾胃机能使湿热气不易排出。

入夏天气转热,湿热气重、水分流失快,加上吃冷饮、冰品频率增加,会影响脾胃机能使湿热气不易排出,易有疲倦、头晕、口干舌燥、食欲差及胀气、恶心、腹泻等肠胃不适情形,不妨将荷叶、薏仁、生姜、山药等药材,与白米熬煮成粥并作为早餐,能温补脾胃、解湿热及益气生津,也有助预防因暑湿气积于体内、进出冷气房着凉引发的夏季感冒;平时也可多按压阴陵泉、液门等穴位,促进气血循环、清热提神。推荐以下四款粥有助于夏天养脾胃、解湿热。

荷叶消暑粥

材料:荷叶3克、米50克。

功效:荷叶清热利湿、解暑生津、调理脾胃、升发阳气。

做法: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材,加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至软烂。

薏仁玉米须粥

材料:薏仁5克、玉米须2克、米50克。

功效:薏仁解热健脾、利水袪湿,玉米须补虚清热、利尿、和胃。

做法: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材,加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至软烂。

生姜益气粥

材料:生姜3~5片、米酒1茶匙、米50克。

功效:生姜健脾益气、开胃止呕、米酒助活血、袪湿。

做法:白米洗净后放生姜,加45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0分钟后再倒米酒。

山药绿豆粥

材料:山药及绿豆各10克、米50克。

功效:山药补脾肾、益气养阴、止泻,绿豆解热消暑。

做法:白米洗净后放入药材,加500毫升水以大火煮开转小火煮约30分钟至软烂。

以上四款粥品每次吃1碗,可天天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24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清暑健脾粥四品”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清热解毒空心菜 两款简单药膳方

中医认为,空心菜味甘性寒,入肠、胃经。具有凉血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鼻衄、便秘、淋浊、便血、尿血、痔疮、痈肿、蜇伤、蛇虫咬伤等。 民谚“南蕹西芹,菜蔬之珍”,是说蕹菜乃是菜中佳品。蕹菜俗名空心菜、通心菜。鲜嫩青绿的蕹菜,清香淡雅、清脆爽口,容易消化,且营养价值较高,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儿食用...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中医角度解读“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桃、杏、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它们不仅是食物,也是药物。作为食物而言,桃、李、杏三种水果都美味可口。然而,从药物的角度而言,桃、李、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