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茯苓饼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97
茯苓是利水渗湿要药,虽药性平和,不易伤及正气,但其健脾的作用建立在利湿基础上,是通过利湿而达到健脾目的,茯苓本身对脾的补益作用并不强。

小时候很喜欢吃茯苓饼,除了味道好,还常觉得自己在吃“纸做的饼”,足以炫耀一阵子。长大后看了书,知道当年慈禧太后竟然也爱吃茯苓饼,并以此养生保健,更觉此饼非同一般。学了中医,才明白茯苓饼所含之茯苓,功效广泛,不分四季与各药配伍,不论寒、温、风、湿等症,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有“四时神药”之美称。

那么,茯苓饼是否真的四季皆宜,人尽可食呢?医书记载: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善治脾虚、失眠、心悸、水肿等证,对女性朋友和老年人滋补是最好。

茯苓是利水渗湿要药,虽药性平和,不易伤及正气,但其健脾的作用建立在利湿基础上,是通过利湿而达到健脾目的,茯苓本身对脾的补益作用并不强。因而,对于脾虚者来说,因湿邪困扰而致脾虚的患者最适宜不过。

显然,无论是因体质特点还是疾病导致津血亏虚,口干咽燥,且无脾虚湿困的人,就不宜多食茯苓饼以强身健体了。此外,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本身易伤阴耗液,如果常食用茯苓饼,反而会有加重燥象之虞。

目前市面所售的茯苓饼含糖量往往较高,患有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疫病的人,要注意适量使用或选择无糖型的茯苓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25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茯苓饼” 的相关文章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生姜的这些用处与禁忌,一定要记牢

  生姜几乎家家都有  是不少人喜欢的调味品  在中医眼里,它更是药食同源的好食材  但关于生姜,生活中也有很多传言  比如“晚上吃姜,如吃砒霜”等等  这些传言究竟是真是假?  上周日我们针对生姜设置了3道题  你答对了几题?可可来揭晓答案啦~    【第一题】  关于吃生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五谷丰登瓜果香 食物养生保健康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 金秋时节,没有冬季的寒冷,少了夏季的炎热,满目都是丰收的稻蔬瓜果,是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大好时节。整个夏季,因炎热少食的人们,便可以在这个季节好好食补,为应对寒冷的冬季奠定良好的基础。 秋季食疗本草多...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花香、味美亦疗疾

栀子花做成美食,味道也很好;栀子花苦寒,能人血分而清邪热,还可用于辅助治疗疮肿毒、肠风下痢、血热妄行等病症。 栀子花分大花栀子、小叶栀子等几种,而其中的山栀子,亦名野桂花、玉荷花等。栀子花是难得的消暑花卉,还可以用来熏制花茶、制作食品和烹调食用,更是一味使用广泛的中药。中医认为,栀子花性寒,...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

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微苦,带一点薄荷的清凉,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片卵圆,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叶片纯绿者为白苏,两者性味相似,常混作一谈。 紫苏古称“桂荏”,“荏”为白苏,萌发之初风姿怯弱,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诗经...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

爽口什锦凉拌菜是一道开胃下饭什锦凉拌菜,营养丰富的多种蔬菜和豆腐干合拌,菜品养眼诱人,口感多样,鲜香脆爽,亦饭亦菜,适合“三高”人群和减肥控重人群食用。 主料:黄瓜1根,笋片50克,荸荠10颗,杏鲍菇50克,豆腐干2块,圣女果5颗。 调料:蒜末、盐、豉油、白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做法:1.将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