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快乐进餐吃得香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62
吃饭进餐,一是要填饱肚子,满足食欲,二是要吃得合理,保证营养。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吃得香甜,吃出快乐。只有这样,才是完美地享受口福。

吃饭进餐,一是要填饱肚子,满足食欲,二是要吃得合理,保证营养。除此以外,还要注意吃得香甜,吃出快乐。只有这样,才是完美地享受口福。许多人对前面两条还比较注意,对吃饭有个好心情,往往忽视,这对健康十分不利。

欢喜的时候,即使粗茶淡饭,也感到特别香甜;忧愁的时候,纵有山珍海味,也变得苦涩难咽。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全家老少围坐餐桌,面对香喷喷的菜肴,谈笑风生,吃得津津有味,突然接到亲人病危的电报,或者听到好友不幸身亡的噩耗,顿时食欲全消,难以下咽;如果勉强吃下去,立刻感到胃腹胀得难受,久久不能消化。至于性格忧郁、多愁善感的人,或者整天伏案工作、思虑过度的人,更是吃饭不香,尽管吃得很少,仍然感到肚腹饱胀。

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不良的情绪特别容易影响食欲、败坏胃口呢?

我国古代医学家早就作过概括的回答。古人认为,胃是接纳食物的,所谓“胃为水谷之海”,脾是主管消化食物的,所谓“脾主运化”,而七情中忧思又最容易损伤脾胃,扰乱消化功能,所以吃不下饭,肚腹也感到饱胀。

为了进一步回答这个问题,世界上许多医学家都进行了研究,有的利用动物做实验,有的在病人身上进行观察。美国哈佛大学生理学家卡隆用狗做实验。他先把食物拿给饥饿的狗看,然后通过仪器检查,发现狗的胃内存在大量胃液,说明食物诱发了狗的食欲,促进了胃液分泌。然后,卡隆又用小孩做观察,他先将食物拿给饥饿的小孩看,马上又把食物拿走,由于孩子不能立即得到食物,因而着急得啼哭起来,这时通过仪器检查,发现没有胃液分泌,说明小孩的情绪抑制了胃的分泌功能。还有学者用语言暗示的方法使受试者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结果发现抑郁、悲伤、失望等消极情绪,都会使胃的分泌量减少,酸度下降,胃的运动减慢。

由此可见,胃的功能对情绪的反应十分敏感,故在吃饭时,要避免使人不愉快的谈话,切忌争吵,千万别训斥孩子,而绝对需要的是在欢快中进餐。为了做到这一点,在饭桌上随意谈些令人高兴的见闻,特别是几句幽默的语言,顿时就能增加欢快的气氛。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食品的色、香、味、形,如能保持餐室干净整齐,明亮舒适,布置雅致,进餐时就更容易欢畅愉快。

总之,吃饭一定要吃出健康、吃出长寿、吃出快乐,千万不要吃出疾病、吃出短命、吃出忧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286.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返回列表

上一篇:红花鱼肚

下一篇:马齿苋煎蛋

“快乐进餐吃得香” 的相关文章

睡眠不足生百病!睡前吃点“天然的安眠药”,镇静安神,一夜好眠

睡眠不足生百病!睡前吃点“天然的安眠药”,镇静安神,一夜好眠

  现在的人,有一个好的睡眠是比较难的,大部分人都有失眠的情况,每天晚上睡不着,或者是睡着之后也容易有惊醒的情况,再次入睡就困难了。这个也是很多人的常态,人体容易失眠,主要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但压力增大,导致身体容易出现失眠的情况。  还有平时的不良作息,加班熬夜,或者是玩游戏等,睡觉时间比较...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