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麦芽健脾疏肝不一般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409
麦芽系大麦之芽,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它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其消食健胃功效主要是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如米、面、薯芋类的积滞不化,常与山楂、神曲、鸡内金配伍使用;回乳消胀功效与其疏肝解郁作用有关。

麦芽系大麦之芽,全国各地均有生产。它的主要功效为消食健胃,回乳消胀。其消食健胃功效主要是促进淀粉性食物的消化,如米、面、薯芋类的积滞不化,常与山楂、神曲、鸡内金配伍使用;回乳消胀功效与其疏肝解郁作用有关。

生麦芽偏于消食健胃,炒麦芽多用于回乳消胀。授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麦芽新研究

麦芽含有淀粉酶、转化糖酶,维生素B、D、E,脂肪、卵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糊精等,另含大麦芽碱、甜菜碱、胆碱、腺嘌呤、氨基酸、细胞色素C、磷脂等。

麦芽糖和糊精有助消化作用;麦芽浸剂可使血压降低;大麦芽碱有抗真菌作用。也有研究认为,麦芽的回乳和催乳的双向作用不在于生用与炒用,而在于用量之大小。小剂量催乳,大剂量回乳,如用于抑制乳汁分泌 (回乳)用量应在30克以上。

麦芽药膳

麦芽健脾茶

炒麦芽9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冰糖适量。先将麦芽洗净,放入锅中,加水至满,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5分钟;再下切好的党参、白术片,煮沸20分钟,加适量冰糖,待凉后过滤取汁,装瓶备饮。每次30~50毫升,每日2次。此茶益气健脾、除湿助运、消食和胃,主要用于消化不良,亦可用于糖尿病(不加糖)。

麦芽青皮饮

生麦芽30克,青皮10克。将二味放入锅内,加水同煮1小时,滤取汁液备饮。此饮开胃消食、疏肝止痛,用于肝气郁结、横逆脾胃所致的两胁胀痛,饮食不香,口中乏味。每日1剂,分次频饮。

大麦薏米粥

大麦(去皮)、薏苡仁、土茯苓各60克。先水煎土茯苓,去渣取药汁,加入大麦、薏苡仁,文火煎煮成粥,早晚食用。此粥可作为四肢痿软不用者的保健食品;常作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辅助食疗,对恢复下肢功能有一定帮助。

养生经验方

脉安冲剂(《新编中成药手册》)

北山楂、麦芽。每次20克,每日2次,冲服。本品为消食健脾剂,多用于纳呆、腹胀、脘闷、食积等,主治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蛋白血症。

升肝降胃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生麦芽12克,生鸡内金6克,怀山药30克,水煎服。此方舒达肝气、健胃和中,主治肝胃不和,症见胁下作痛、饮食停滞、时有呃逆等。

麦芽煎(《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炒麦芽90克,水煎代茶饮。无儿食乳欲断乳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38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麦芽健脾疏肝不一般” 的相关文章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桑葚有“解酒中毒”的功效,但是不像网文中提到的那样仅仅靠吃桑葚干就能搞定。 对于应酬多的人来说,能解酒又护肝的食物是最受欢迎的。最近一则“酒精最大的克星—天然的解酒食物桑葚干”的文章在网上热传,那么,桑葚干到底能不能解酒呢? 这篇网文中说到:酒前吃桑葚干,可以预防酒精中毒发...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活血调经消肿毒

蘘荷的食用部分和生姜一样主要在根部,要取其地下新生茎芽。因为枝叶跟生姜的枝叶真的太像,所以有的地方直接把蘘荷叫洋禾姜。 相较于初春的野菜,初秋的野菜似乎少了很多,如果要说比较特别的、有代表性的,蘘荷应该有一席之地。 生姜的“亲姊妹” 村民的“野人参” 在江苏如东,这里的老百姓叫它洋合笋。你...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损谷”亦养生 令脾胃复归其自然

饮食是人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那么,所谓的“损谷”,从字面理解就是减少饮食摄入,何以能达到治病调养的目的呢? 被中医经方家奉为圭臬的《伤寒论》,其最后条文以“损谷则愈”四字结尾,可见医圣张仲景对从脾胃入手治病的重视程度。此中深意,应结合临床实践而解其要义。 挑食与过食...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