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饮食文献《食宪鸿秘》中的饮食与饮酒宜忌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美食养生555
《食宪鸿秘》是清代朱彝尊撰写的饮食文献,书中认为饮食关乎社会风化,烹饪不能没有规矩,菜肴、酒饮制作不能没有章法,饭菜肉果以及各种调味品的制作不能不关乎季节、符合身心健康。

《食宪鸿秘》是清代朱彝尊撰写的饮食文献,书中认为饮食关乎社会风化,烹饪不能没有规矩,菜肴、酒饮制作不能没有章法,饭菜肉果以及各种调味品的制作不能不关乎季节、符合身心健康。

饮食之人有三

第一类是那种只顾吃吃喝喝的人。这种人饭量本来就大,吃饭也不分精细,只顾填饱肚子。人们觉得这种人愚昧,而这种人就是要满足自己的饭量,吃多了有害还是有益,总不去考虑。

第二类是那种讲究品尝肴馔滋味的食客。

这种人务求把所有的美味都品尝遍,并爱炫耀。不论肥浓鲜爽,不论山珍海味,不论生熟冷热,把这些食物都夸成了不平常的肴馔。只要是味道不错,就恨不得全部吃过,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但食物的性质对身体各有损益,鲜味的东西吃得太多会伤害脾胃,烧烤的东西吃得太多会对血液产生不良影响。这种为了满足口欲而不顾性命的人,追求虚名,花了大价钱而吃那种味道并不值得欣赏的肴馔,又何必呢?实在不足取。

第三类人是那种注重养生的人。

喝水必选好水(古时河水取回,过一夜之后,待其澄清,再过滤干净);煮饭必用好米(古时煮饭拣去沙子、稗谷,且不吃那些腐败变味的);蔬菜鱼肉也只用当下时令中常见的品种。所食之物必须新鲜、干净、成熟、烹饪得当。不追求什么珍馐奇味,却自有食物纯正的味道;不在烤、爆上花工夫,且能足够满足人的精气元神。注意调理保养,与身体需求相和谐,人间的神仙难道不应该是这样的么?

很多人都在找寻养生的妙诀。那养生有妙诀么?养生的妙诀就是蒸饭要软,煮肉要烂,饮酒要少,最好独自睡觉,不受他人干扰。这妙诀中重头在于如何吃,那吃又有什么宜忌呢?

食物的宜忌

我们日常吃的食物有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平时摄入这些味道时要清淡,这样会神清气爽,少生病。

因为从中医来讲,多食酸味会伤害脾,多食咸味会伤害心,多食苦味会伤害肺,多食辛味会伤害肝,多食甜味会伤害肾,尤其绝不能吃生冷硬的食物。

吃生冷的瓜菜,会使人耳不聪,眼不明,一年四季都应戒食。在夏季,不论老少也都应该吃长熟了、烹制熟了的食物,这样到了秋天不用担心引发腹泻、呕吐等疾病。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的腹部暖和,气血旺盛,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吃的食物虽不能太冷,但也不能太热。太热则食物中的火气就会慢慢聚集为毒素,像毒疮之类的病证多半是由于吃了过热的食物或是煎烤的食物中的热性诱发的。如果所吃的食物会伤害脏腑,或会动风助湿,并会消耗身体的元气,则这类食物不能食用。

吃饭的宜忌

关于吃饭的常识,平日吃饭时,不能吃得太多、太急,也不宜过晚。

因为脾是运化水谷的,过晚吃饭,马上睡觉,则会影响脾胃功能,尤其夏季夜短,晚饭要吃得少一些,吃多了难以消化。

关于情绪,如果刚生过气,也不要马上吃饭;如果刚吃完饭,则一定要避免饭后生气。

关于吃的种类,吃东西一次不用种类过多,每次吃几种即可。纵然有其他的美味,也一定要等待腹中食物完全消化后再进食,这样才能对身体有益。如果每顿饭吃了十多种食物,只恐怕五脏运化不能及时供应身体所需,而且食物的性味复杂多样,彼此之间怎么可能没有食物相克不宜同食的问题?对此也应该有所畏惧。

饮酒的宜忌

古人好饮。适量饮酒可以陶冶性情,通经活络。然而饮酒过量则容易动风伤肾,烂肠腐胁。

酒是陈年的好,时间越久越妙。变酸了的、出现浑浊杂质的、发酵不完全的、暴晒过头的、特别冷的酒都不能喝。酒一定要选择清醇的、纯净的、味道中正的。大口喝酒或快速喝酒有害于肺。

但凡早上出行,喝上一杯酒,能够抵挡诱发感冒风寒的霜露之毒,但酒御寒的功效只是暂时的,如果没有酒,也可以嚼上一片生姜。酒会耗人精血,有害眼睛,令人上火,使胡须头发干枯、早白,如饮用生酒、冷酒,时间长了,两腿的皮肤就会变得干裂,出现水肿、动风、疼痛麻木、肿胀等症状,如此不喝也罢。但在制造药品,烹制豆腐、豆豉、萝卜等以及食用各种使人闷气的食物时,喝酒是比较合适的。切记饭后一定不要喝酒,酒后口渴则不要喝太多水或是茶。茶(指性寒凉的)一定要趁热喝,喝冷茶则容易诱发疾病,切空腹不能喝茶。

饮食不节怎么办

饭后可慢慢踱步,用手按摩脸部、胁部、腹部,仰头吐纳四到五口,从身体里去掉所吃食物中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物质。

如因饮食过量或者生冷杂食而引起的伤食腹胀,一定要把嘴巴和牙齿紧闭,耸肩向上看,向上运气到咽喉,稍等片刻,再气沉丹田,反复提气、降气四五次,这有利于食物尽快消化;还可以仰面直卧,用两手来来回回按摩胸部、腹部,用力吐纳呼吸九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84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饮食文献《食宪鸿秘》中的饮食与饮酒宜忌”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食物有五味 五味对应调五脏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适合吃什么食物,是从五脏的特性和不同需求说的,不能太过机械,每种味道列举的食物也不一定完全准确,我们日常生活运用的时候要灵活。 人体有病可以用不同味道的药物进行补泻治疗。《素问·脏气法时论》讲到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就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味道的食物来进行调理。 食物...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吃花生可以去烧心吗?该怎么吃?

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而达到治疗泛酸、烧心和轻度胃溃疡的目的。 研究发现,人食用生花生仁后,经胃的蠕动搅拌成稀糊状,这时其油便附着在胃黏膜上,这样能防止胃黏膜炎症扩散,使体内胃酸分泌大大减少,从...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金秋到来南瓜“尝” 亦饭亦菜清甜香

南瓜是养生菜、保健饭,药食兼备;它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解毒的功能,其叶、花、藤、种子也供药用。 南瓜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大陆,明代中期漂洋过海,传入我国,所以它还被称作番瓜、倭瓜、窝瓜。它生命力极强,春天绽芽吐绿,夏季蔓秧开花,一棵南瓜秧苗可以蔓延半亩田...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