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生活百科5年前 (2020-09-18)养生文化621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一、易经养生的一源四支:

  中华文化的结构可概括为“一源三流两支五经”。“一源”为易,“三流”为儒家、道家、中国化的佛家,两支为国医和国艺,五经为《易经》《内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

  中华养生学的第一理论经典《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即以极大的篇幅结合人体生命的规律谈养生,鼓励世人效法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能够健康地享有上天给予人体的自然生命长度和生命质量。这是易经养生中以《黄帝内经》为外易,从医家的角度阐释养生。

  此外,“国学养生”具体落实到一个个养生个体时,其基本知识结构里常常包含有这样一些要素:比如少习儒业、习举子业、幼承庭训、章黄一脉等,这是儒家学问一脉的承传有序;又比如冲龄慕道、雅好神仙、好谈老庄等,这是道家一脉的统绪;再比如说兼好释典,这表示受到了佛家思想的影响;还有易医并进、佛道并修等,这些都是表明在学术渊源上有“易家”“医家”的根砥。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易经养生的学术渊源是一个源头——易学,还综合吸纳了四个支流的思想——儒家、道家、佛家和医家,尤其是以医家的诊疗实践为基础的养生学更是被中国老百姓所信服、采用。笔者综合前贤论述结合个人研究和实践,提出“国学养生”概念,创编“易道养生功”,创立“易道主干,三教合易”学说,主张“易魂佛心,儒风道骨,医易并用,五经归元”,奉行以内求实修打通生命觉悟之路,这本质上也是易经养生“一源四支”的精神主旨、核心价值和实践经验的精华。

  


  二、易经养生的核心思路:

  易经养生的“生命哲学”是打通修心并养生的必由之路,是先祖从易经六十四卦养生的角度总结出来的,是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悉人事而总结提炼出来的,是老祖宗经历过的呵护人类身心健康的心得体会。这些智慧和方法能教会现在的我们一些“比吃更重要的养生方法”。

  比如东晋葛洪有一句名言“我命在我不在天”。意思是,生命在于自己的选择,而非由外在的因素所决定,这种“内求”的、自由做主的思想,是易经养生的核心精神之一。内求是中国人独有的智慧,其实人的一生很简单,就是从零到一,再从一到零。所以,人生要有归零心态,有的人会问:现代人对金钱和财富有高度依赖。其实,如果思路没变,这种对物质条件的依赖状况就很难改变。依赖物质条件,说到底还是一种“外求”的思路,依仗外部条件去实现目标,这个方法很辛苦、不可控、不自由。

  中国人智慧高明之处就在于很早就推崇一种“内求”的思路。养生以“内求”,就是内求自身具足的精、气、神。从道家看,人体健康的根基是元精、元气、元神。元精与人的生殖功能密切相关,内求的养护元精就要节欲保精,减少消耗。而元气、元神,则需要经过元精的长久养育,才能相应的圆满。元精好比是土壤,元气好比是养分,元神则好比是植物,所以,内求的养元精是重中之重。

  具体的内求养元精的方法可以是经络按摩,重点穴位有两个:第一个穴位是下丹田,中医叫“关元穴”,第二个穴位是“命门穴”。用掌心“劳宫穴”位置来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起到保养元精的效果,因为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藏神,按摩保养肾中元精的穴位,心肾相交而精生神满。

  


  三、易经养生的六大主要方法:

  易经养生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家之长,而具体落实方面尤以医家见长,因此易经养生的主要具体方法与中医学相通。《黄帝内经》在《异法方宜篇》里确立了中医学治疗疾病的六大医术:砭石(刮痧)、针、灸、中药、导引、按跷(功法),这些方法同时也是易经养生的具体方法。此外还有道家的存神、辟谷、服食等方法,儒家的养气、静坐等,禅宗的禅修、思维修等,都是易经养生的具体方法,可以因人而异选用。

  其中导引术能广泛应用于各类人群的养生,其源于上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流行。导引的“引”是要引动肢体,还要以意念引导气在体内经络的运行。“引”所作的俯仰、屈伸,“导”所作的呼吸、行气、按摩等,两者相配合,既能锻炼形体,又修养精神,人体通过导引运动,可以帮助消化、通利关节、促进血液循环、疏经通络,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3922.html

分享给朋友: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 的相关文章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观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对长寿养生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和论述。然而,真正从医学角度对养生之道和长寿之法进行系统论述的,《黄帝内经》则为首创。因此,弄清《黄帝内经》养生观对于实现长寿之善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千百年来,许多仁人志士对长寿养生进行过详尽的探讨和论述。然而,真正从医学角度对养生之道和长寿之法...

元气有定数谨护保全之

人生命的开始,先天的禀赋多少就已确定。这个先天的禀赋就是元气。元气看不见,摸不着,附含在气血之内,起决定作用,人在成形时就有定数。 “元气有定数,谨护保全之”。——语出清代名医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释文:人生命的开始,先天的禀赋多少就已确定。这个先天的禀赋就是元气。元气看不见,摸不着,附含在气血之...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盲目养生不可取,总结:5个常见养生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正确的养生方法对人体健康有利,但是在养生的过程中,要先区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对人体健康不利,才能防止错误养生习惯带来影响。很多人在养生的过程中陷入误区,无形中也会偷走健康,久而久之反而达不到维持健康的目的。那么,哪些错误的养生方法不能够尝试呢?    1、每顿饭吃很饱  养生是很多人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