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最好的养生运动是走路,记住4个健康走姿,走出3大好处,健康长寿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8-11)运动养生123

走路是大家都知道的一种简单的锻炼方式,然而,现在的人大都不情愿走路。即使是走路十几分钟就能完成的路程,很多人还是选择了“以车代步”。虽然说走路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走路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好处一:有助“三高”

1)高血压降血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降压物质的分泌和血管弹性的增强,有科学研究表明,走路不仅可以加快牛膽酸的分泌,而且可以增强血管的韧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优哉游哉”的散步式走路对降血压的作用微乎其微,只有长期坚持“集中走,快步走”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运动习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天保持三十分钟的健走习惯很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

另外,血压的测量最好选在清晨,或者在一天之中在有效时间段内测量两次以上,最后取平均値。

2)高血脂血脂太高很大一方面是由于*血脂发生了有害性改变,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过高。高强度的走路锻炼可以加强身体代谢进程,有效消耗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同时排出体内脂质,从而降低胆固醇。

3)高血糖很多糖友都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高血糖。其实,血糖指的是血液中吸收的葡萄糖,进食之后,肝脏和肌肉储存了未被消耗的血糖,形成了肝糖原,走路是有氧运动的一种,长时间持续性的走路运动在消耗了血液中的葡萄糖之后会吸收肝糖原的能量,最终降低血糖。

事实上,“三高”的的下降绝非易事,走路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结合其他的食疗以及医药来预防“三高”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处二:预防心肌梗塞心肌梗塞也是近些年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高发疾病之一,并且呈现了年轻化的趋势。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血管经血凝块堵塞会引起血气不畅,导致两大“硬化”,即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从而梗塞。而治疗方法就是消耗脂肪,疏通血液,减少血凝块的形成。

综合以上症状,健步行走可以减少患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是个有效的预防措施。

好处三:增强肾功能现在有个什么病痛,大家都会因为西药见效快选择吃药。但是你知道吗?医药的配方成分会增加肾的负担,长期依赖药物的人肾的功能会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久坐也会伤肾,久坐的人会患上肾虚,肾炎和肾结石等各种肾疾病。

疾病的产生很可能是*心血不足,而心血不足源于肾供血不足导致的肝血不足。因此,问题的源头还是肾功能的退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健步锻炼。

久坐危害大,所以要迈开腿,不久坐,劳逸结合

一方面,久坐会影响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引发下肢的深静脉血栓,这是由于不运动影响了身体的血液循环。如果遇上血管内壁破损,动脉粥样硬化,更容易患上血栓。

另一方面,久坐会侵袭人的脊柱系统。相信很多朋友在久坐之后都会觉得腰酸背痛,颈椎痛也是常有,而这并不是偶然事件。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坐着的时间长了,*腰椎和颈椎会受到强度更大压力,长此以往还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所以,有颈椎病的朋友一定要记得不能常坐。

如何正确走路?

1、走路的快慢

达到一定强度的步行才会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而这个标准是行走速度大于正常速度,即每秒钟两步以上,这样的步行标准才能保证消耗了足够多的能量。

健步活动的时间,对于糖友来说,最佳的运动时间是饭后的一个半小时左右,而衡量是否需要空腹运动的标准是降糖药的使用与否。应该提倡的是每天坚持锻炼,这样运动积累的降糖效果会更加明显。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间隔应该不超过三天,否则胰岛素的降糖作用会减弱,不利于控制糖尿病。

当然,对于退休群体来说,傍晚时分是可选择的合适的锻炼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经过数据统计,心血管事件在早晨和上午发生率更高,所以不建议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健走活动。

2、走路的方法

1)倒着走

倒着走可以缓解腰痛。根据生活经验可知,我们的腰部和背部肌肉很少得到锻炼,而“倒着走”恰好可以弥补这种运动上的不足。其实很简单,每天只要离开椅子,抽出30分钟,采用正走和倒走相结合的方式就能让腰部肌肉得到锻炼,增加腰部力量。

2)走一字步

走一字步可以有效防治便秘,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扭动胯部从而锻炼腰部,加强肠胃的蠕动。

方法:(饭后一字步可以增加揉腹动作)规定500米左右的直线路程,仿照模特步的走法,在直线道路上左右扭胯前行,动作幅度适中。

3)踮脚走

肾不好的朋友可以采用踮脚走法。每天坚持十几分钟的垫脚走可以充分按摩足三阴,通过穴位刺激达到“补肾”的效果。但这种方法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建议在有帮扶物的情况下尝试。尤其是有骨质疏松的老年朋友,不要做踮脚走的尝试。

4)敲着走

腰围不达标是很多朋友的“心病”,内脏脂肪超标是很多人要过的一道“坎”,而在健走的时候加上敲带脉的动作有减腰身的作用,这也是“腰圆”群体的福音。每天只要坚持30分钟,走路时带上双手敲打两侧腰部的动作,腰围达标将不是“无法企及”。

3、熬夜之后跑一跑

熬夜是所有青少年的“通病”,如果调理不当,也会带来健康问题。正确的做法是在第二天微睡过后主动给身体进行排毒——跑步活动。熬夜带来的是毒素的积累,跑步就像清理垃圾一样,只要及时处理就没什么大碍。

生命在于运动,在生活当中尤其是坐办公室的朋友,不妨在有空的时候多出去走一走,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在走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走路的方式和走路的快慢,希望朋友们能够走出健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4148.html

标签: 运动养生
分享给朋友:

“最好的养生运动是走路,记住4个健康走姿,走出3大好处,健康长寿” 的相关文章

坐骨神经痛体疗操

预备式:卧位。动作:①屈腿仰卧位,两膝做分开并拢,分开时稍用力。反复作10~20次。 1.急性期活动 预备式:卧位。 动作:①屈腿仰卧位,两膝做分开并拢,分开时稍用力。反复作10~20次。 ②健侧卧位:患肢小腿前后摆动,髋保持微屈。反复作10~20次。 ③两手在身后支撑扶床,躯体半卧位屈腿,然后...

放风筝 去病根儿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曹雪芹借探春之名写了一首《风筝》灯谜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把放风筝的人、季节以及断线时的情节,描写得生动感人。 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曹雪芹借探春之名写了一首《风筝》灯谜诗:“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装点最堪宜。游丝一断...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运动即将结束时,最好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应选择缓慢、轻柔的动作放松运功),而不要突然停止,以防造成肢体的瘀血,回心血量下降,引起晕厥或心律失常。 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减少身体脂肪量,增强体力,提高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该如何运动呢?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长...

“老寒腿”:防寒休息 锻炼有方

秋风瑟瑟,有“老寒腿”更要当心。“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常在秋冬受风寒而复发或加重,且多年治疗无效。 秋风瑟瑟,有“老寒腿”更要当心。“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俗称,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常在秋冬受风寒而复发...

跳绳跳出青春活力

跳绳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如跳绳前应先做一些徒手练习让肌肉兴奋;跳绳者应穿质地软,重量轻的高帮鞋,避免脚踝部受伤;场地要选择软硬适中的草坪、木质地板和泥土地;初学跳绳要循序渐进,不能一时强度太大。 笔者坚持跳绳已有几月,感觉其乐无穷。原来天天上班守着电脑,下班守着电视,不爱运动,可是无奈头晕乏力身材走...

老人步速快死亡率低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步行速度快的老年人死亡率较步速慢的老年人低。研究期间,共有266名老人去世,这些人走路速度比同龄人慢。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显示,步行速度快的老年人死亡率较步速慢的老年人低。研究期间,共有266名老人去世,这些人走路速度比同龄人慢。生存率分析显示,步行速度大于时速2.95公里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