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运动养生的原则有哪些?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运动养生159

  生命在于运动,把健康寓于适当的锻炼之中,是一种既经济而又有实际效果的养生方法。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又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运动养生的方法有很多,我国传统的健身术有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很多高龄名老中医坚持八段锦,仍思维敏捷,声如洪钟,健步如飞。

  现代普遍应用的散步、慢跑、游泳、舞蹈等运动都能达到养生健体的作用。具体运动养生的方法,前面都已叙述,在这里不再重复(具体参见第三十七回春季养生——运动调理;第四十三回夏季养生——运动调理;第四十九回秋季养生——运动调理;第五十七回冬季养生一运动调理)。

  本回主要强调运动养生的几点原则。(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运动养生是通过锻炼来达到养生延年的目的。锻炼时必须要掌握好运动量的大小,太小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太大则超过了机体的耐受限度,又会使身体因过度疲劳而受损。因此,运动养生强调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那么如何掌握合适的运动强度呢?现在,一般是根据运动后即测脉搏来判断的,它的计算公式是:170—年龄=合适的运动心率例如,一个40岁的九运动后他的脉搏若是130次左右,表明运动量合适,若明显超过130次,说明运动量过大,反之则运动量不足。(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锻炼身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注意经常坚持不能间断。

  名医华佗那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方面指出了“动则不衰”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经常、不间断锻炼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进行适当的运动,才能收到养生健身的功效。(三)有张有弛,劳逸适度运动养生,并非指要持久不停地运动,而要有张有弛、有劳有逸,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紧张有力的运动,要与放松、调息等休息运动相交替;长时间运动,必须要注意适当地休息,否则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精神疲惫,甚至影响养生健身。(四)强调动静结合不能因为强调动而忘了静,要动静兼修,动静适宜。运动时,一切顺乎自然,进行自然调息、调心,神态从容,摒弃杂念,神形兼顾,内外俱练,动于外而静于内,动主练形而静主养神。

  这样,在锻炼过程中内练精神、外练形体,使内外和谐,体现出“由动人静”“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的整体思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4432.html

标签: 运动养生
分享给朋友:

“运动养生的原则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形体导引 缓解各类关节病

形体导引 缓解各类关节病

在医生眼里,关节的疾病,想一劳永逸地治愈,犹如天方夜谭,不过一劳一逸或常劳常逸还是有可能的,到底应该怎么做,可以试试本文介绍的动作,练了就能有效,坚持就能胜利。 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行住坐卧离不开手机的人,工作生活离不开电脑的人,久坐久站久行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关节问题的困扰。颈椎、腰椎、膝关节...

练形练气练意念 运动养生动起来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活动身体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运动养生是指通过活动身体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中医传统保健项目以中医的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等理论为基础,以养精、练气、调神为运动的基本特点,强调意念、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经过历代养生家...

练练呼吸操 健肺减疲劳

呼吸操锻炼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加上肢体运动,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体力。 呼吸操锻炼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加上肢体运动,进一步改善肺功能,增强体力。可以增强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对预防呼吸肌疲劳而引起的呼吸衰竭很有帮助。由于肺生理功能发生进行性损害则无治愈方法,因此呼吸操锻炼在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柔韧性锻炼3法

盘腿打坐,坐姿前屈,跪姿伸展3个简单的练习动作,每次只需要花费约5分钟的时间,针对腰、臀、腿部进行拉伸,就能大幅度提高身体灵活性。 怎样锻炼身体柔韧性呢?以下3个简单的练习动作,每次只需要花费约5分钟的时间,针对腰、臀、腿部进行拉伸,就能大幅度提高身体灵活性。 盘腿打坐 盘腿而坐时,两腿分别弯曲...

运动养生三要领

运动养生也称“体疗”,运动养生的要领有三条。 运动养生也称“体疗”。运动养生的要领有三条: 一、注意意守、调息和动形的协调统一 “意守”是精神专注,“调息”是调节呼吸均匀,“动形”是形体运动的平衡。特别是意守,只有意念专注,方可宁神静息,导气舒血,所谓“以意领气,以气动形”。 二、不宜过量,要循...

养生勤梳头 血液顺畅流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代养生学家推崇。孙思邈善养生,坚持“发宜常梳”,年过一百依然身强体壮,精神硬朗;慈禧太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让太监为她梳头按摩,据说花甲之年,秀发仍浓黑稠密。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代养生学家推崇。孙思邈善养生,坚持“发宜常梳”,年过一百依然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