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养生要防寒、温补多运动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09-13)运动养生113

  为适应寒冬,自然界蛰虫伏藏,用冬眠的状态养精蓄锐,以便为来春生机勃勃做好准备。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因此,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要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具体做法:一是要能调摄不良情绪,人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调摄情绪,遇事节怒,宠辱不惊。对于抑郁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发泄出来,以保持心态的平和;二是延长光照时间。因为冬季光照时间短,也是情绪抑郁的一个原因。当黑夜来临时,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三是精神安静多爱好。因为冬季是养生、收藏的季节,所以应以安静的活动为主,如琴、棋、书、画、集邮等为主。总之,精神养生是冬季养生非常重要的方面,应从“立冬”节气开始做起。

  1、冬季重点要防寒进入冬季以后,“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是养生的基本要求,意思是说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睡晚起。早睡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起床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而且早晨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高,对人体也非常有益。上班族对于早起可能很困难,这就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冬日切忌紧闭门窗,因为人从呼吸道每天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00多种,汗水中蒸发的化学物质也有150多种,加上家具表面的油漆、室内装饰材料、塑料用具和吸烟及烹调的油烟等气体弥漫在室内,侵害着我们的身体,所以要适当的开窗换气。冬天室温应保持恒定,这是因为室温过低则易伤人体元阳,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外出活动很容易外感。所以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

  冬季防寒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背、足的保暖。中医认为,背部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一身之表,又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所以,一旦受寒,就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出现上感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暖背尤为重要。背部保暖方法很简单,只要穿一件贴身的棉(鸭绒)背心就好。民间有一说法,“寒从脚底生”,因为足为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而中医认为足底穴位与内脏关系密切,如果足部受凉可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痛经等疾患,所以要注意足部保暖防寒。方法有:一是穿好鞋,防过紧、过松、过薄,袜子以保温的棉袜为好;二是平时多活动脚部,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温度以50℃~60℃为宜),能消除疲劳,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2、温补为主 适当搭配凉拌菜冬季寒气逼人,人体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中医认为,冬季应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也就是说人体的生理活动因冬季气候特点的影响而有所收敛、减慢。冬日进补是我国几千年来用以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冬令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的贮存体内,滋养五脏。又因中医认为冬季对应人体的“肾”,而五味中的咸入肾,咸味有补益阴血,软坚散结的作用。根据“秋冬养阴”、“冬季养肾”的原则,冬季宜适量多食咸味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蜇等。此外,冬季应多食温热护阳之品,以抵御寒冷,如多食羊肉、狗肉、牛肉等,还可多吃桂圆、胡桃肉、核桃、栗子、大枣、山药、木耳等。当然,蔬菜也不可缺少,如黄豆、胡萝卜、油菜、芥菜、韭菜等,冬季应少吃寒冷食物,如螃蟹、海虾、西瓜、葡萄。

  当然,食疗要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而不同。如脾虚、气虚的人,表现为乏力、气短、厌食、腹胀、大便偏稀、怕冷,可选用健脾益气的食物,如糯米、大枣、扁豆、山药、胡萝卜、栗子等。一些人到了立冬以后四肢冰凉、怕冷,早早就把毛衣、秋裤穿上了。中医认为这大多是阳虚体质,阳气不达四末(四肢)所致。饮食可选羊肉、鸡肉、狗肉、胡桃肉、大枣、桂圆等。总之,立冬后的食疗养生以温补为主,以抗御寒冷冬季的到来。

  冬季也容易上火的,因为天凉,我们吃的肉类较多,所以会摄入很多热量。另外,武汉整形医院 冬季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热量的吸收也增加了,而这些,都会导致内热的,甚至上火,咽干等。其实中医养生,讲阴阳平衡。所以,冬季不是不能吃寒凉食物,关键是适度。而适当吃些凉性蔬菜,也可清热去火的。所以,冬季也可拌些凉菜,如黄瓜拌木耳,豆芽拌菠菜,凉拌苦苣,或家常凉菜等。不过,拌这些凉菜,适当多放些姜、葱、蒜等,去去寒,免得伤脾胃。

  3、运动少不了冬季锻炼必不可少,因为冬季户外活动,可增加热量产生,调节新陈代谢机能,增强大脑皮层兴奋和体温调节。但是,由于冬季天气寒冷,四肢较为僵硬,所以,锻炼之前热身活动非常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的少量练习,使身体微微汗出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运动时衣着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总以保暖防感冒为主,尤其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锻炼也要根据每人体质、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禁止做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老年人,如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应避免寒冷的刺激,运动应选择上午、下午中日照充足的时侯,以免诱发急病发作。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也应避免起得过早去锻炼,以防脑供血不足诱发中风形成。总的来说,立冬运动要坚持,保暖是关键,运动内容要因人而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4447.html

标签: 运动养生
分享给朋友:

“冬季养生要防寒、温补多运动” 的相关文章

轻松学做脊柱锻炼操

向大家介绍一套简单有效的脊柱锻炼操,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劳动强度逐渐下降,处理信息的工作量日益增多,从站着干到坐着干,这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办公室疾病”,身体有僵硬感,颈、肩、背部不适感增多。这里向大家介绍一套简单有效的脊柱锻炼操,可根据...

健身常做“手跑”运动

“手跑”运动花费时间不多,对运动器具和场地要求较宽,尤其适合有残疾的老年人,不仅能收到与慢跑相同的健身效果,而且还有助于防治老年人常见的肩周炎、关节炎等疾患,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健身活动。 “手跑”就是以“手”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健身活动。“手跑”前的热身活动,可以活动手指的关节,甩动腕部、臂部和肘部...

日本养生家推出“养生六法”

著名日本养生家西胜造先生,在研究总结古今、东西方医学文献及民间疗法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修改,创造出一套健康法,被人们称为“西氏健康法”。 著名日本养生家西胜造先生,在研究总结古今、东西方医学文献及民间疗法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修改,创造出一套健康法,被人们称为“西氏健康法”。该法在日本流行数十...

晨练后肌肉酸痛的处理

不经常参加晨练健身运动的人,一经参加运动,往往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有时运动量过大,也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不经常参加晨练健身运动的人,一经参加运动,往往会感到全身肌肉酸痛。经常参加健身运动的人,有时运动量过大,也会有肌肉酸痛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老人运动要注意下肢锻炼

经常甩腿扭膝,能疏通血脉,增强膝部关节韧带等组织的血液循环和柔韧灵活性。运动时,时间和运动量应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以运动时和运动后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宜 大家都知道,下肢的衰退的确早于上肢。腿是人体主要承重肢体,它有着人体中最结实的关节和骨骼,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和骨钙出现不同程度的生理性丢失,血管...

美“第一夫人”的健身法则

米歇尔有早起健身的习惯。白宫里有个小型健身房,设备齐全,米歇尔每周至少有5天会坚持晨练。她锻炼时会用到跑步机、哑铃,有时跳绳,做有氧搏击操。 现任美国“第一夫人”的米歇尔,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是身材依旧健美,而是坚持锻炼和注重合理饮食的结果。用她的话说:“我很幸运,我身高有1米8,所以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