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养生 > 正文内容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美食养生57

#2021头条带你看河北##2021我为河北文旅代言##河北文旅看图识景#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药膳是结合饮食和药物的一种特殊食品,由中药、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正所谓“取药之性,借食之味,借食取药,药助食功”,药膳“寓医于食”,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中国药膳源远流长。远在西周时期,在“周礼”中就有专为周天子制作保健膳食的“六食”“六饮”“六膳”的记载。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亦有记载:“药以祛之,食以随之”,说明了药疗、食疗和营养保健的关系。

安国,古称“祁州”,素有“天下第一药市”和“千年药都”之称,更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举步可得天下药”的美誉,有着深厚的中药文化底蕴。安国利用药膳始于何时?据《安国县志》记载:悠久的药业,使安国人民很早就懂得了“药物养生”“医食同源”的道理。古既有“山药蘸蜜糖,吃了寿数长”之说和家家水缸泡“贯众”以防瘟疫之举,率因山药性甘平、补脾胃、益肺肾,贯众解毒之效。

东汉光武年间,药王邳彤乡土为官,在整军理政之余,喜好钻研医药知识,以教军民强身健体。至今民间流传着邳彤的验方,如马齿苋粥,可治疗热毒、血痢;蒲公英茶,可治疗咽喉肿痛;槐花米粉糕,可治疗经血不调、痔疮漏血;绿豆荷叶汤,可消炎去暑。这些食疗方药其实已经成为今天的药膳了。

清代雍正已酉(1729年)祁州进士刁显祖著名之作《祁阳赋》载“香椿为荐盘珍味,蒜台亦食品佳苗”“薏米胜雕菰之饭”“土豆冠环蓣之肴”“瞻苏记于简册,醪枣制以薰烧”。这说明在清朝中期安国群众就已把“香椿”“薏米”“大蒜”和“枣酒”作为食疗佳品了。当时的宫庭御膳所用薏米即专由安国进贡。

而在这一时期,安国药业达鼎盛期,这里年年春秋两次庙会,春季5个月,秋季7个月,连接不断,全国药商云集于此,南药换北药,东西大交流。随之各地药膳食疗之方、延寿益年之术亦在这里得到交流传播发展,甚至一些宫庭药膳及其他民族药膳也传入安国。

同治年间(1862-1874),安国城内有酒楼饭馆30余家,较大规模的酒店有宴宾楼、三义馆、顺兴、仁和饭庄,均有药膳菜谱。民国初年(约1920年左右),“黄芪八宝鸡”“栗子鸡”“八宝莲子粥”等药膳从承德传来。

享誉中外品种多达200多个

2

目前,安国药膳已拥有营养滋补类、防病祛病类、辅助治疗类、抗衰防老类、护肤养颜类以及保健药酒类、营养药茶类等七个大类的200多个品种。

安国药膳具有遵循理论、重在配伍的特点,以“辨证论治”为指导,针对五脏五气、阴阳水火和强壮虚实的人体状况,对照寒热温平、升降浮沉的中药性味,结合四季时令变化,运用君臣佐使配伍和炮制而成。因理论深厚、内涵丰富、流传广泛、科学合理、功效独到而享誉中外,不少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食用药膳后,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2018年和2019年,安国连续两年举办了全国药膳大赛,吸引来自全国及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参赛,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

在家也能自己做药膳

3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美食养生 第1张

蜜汁麻山药

主料:麻山药 辅料:蜂蜜

功效: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的功效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美食养生 第2张

黄芪肚煲鸡

主料:清远鸡 辅料:猪肚、黄芪

功效:补气固表、补精添髓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美食养生 第3张

桔梗炒肉丝

主料:猪里脊 辅料:桔梗、青红椒丝

功效:宣肺,祛痰,利咽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美食养生 第4张

当归羊肉

主料:羊肉 辅料:当归

功效:补阴壮阳,补益心脾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美食养生 第5张

木瓜银耳炖雪蛤

主料:雪蛤 辅料:木瓜、银耳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润肺、健脾、安神

(转自:保定文化旅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132.html

标签: 美食养生
分享给朋友:

“养生与美食的完美碰撞,教你吃出健康!” 的相关文章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药食同源”要认清 莫学神农“尝百草”

现代很多人对“药食同源”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 脱发要吃何首乌、肾虚进补枸杞、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养生经”,不知道让...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两款养生益寿饼

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脾饼为基础方,结合现代营养学理论、采用药食两用原料精心研制了两款富含中医药特色的药膳小饼,名为“期颐”小饼。 年满百岁为期颐,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日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我们以《医学衷中参西录》期颐饼、益...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

粗粮本身不易消化,且营养不全面,吸收率低,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饮食习惯也由“细”变“粗”。营养专家认为,荞麦、大豆、玉米、紫米、燕麦、红薯等粗粮一能“消灭”胆固醇;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三能促进消化功能,缓解便秘和平衡...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秋风起,蟹脚痒 如何吃蟹有讲究

螃蟹虽肉嫩肥美,但中医学认为其味咸、性寒,实属寒凉之物,故脾胃虚寒的患者包括孕妇都不应过多食用。 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是吃蟹最好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如意菜” 利水泻湿又祛斑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神农本草经》中称豆卷:“味甘,平。主湿痹筋,挛膝痛”。 豆卷又称为豆芽,是由豆类在黑暗湿热环境中发芽而成,因为其外形像一把玉如意,故又被称为“如意菜”,豆卷与豆腐、酱及面筋被西方并称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豆卷与笋、菌又被古人并列为素食鲜味三...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处暑节气仍长夏 推荐3款祛湿粥茶

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 虽然处暑了,但目前仍处在长夏这一阶段。长夏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夹湿,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祛湿,以下介绍几道保健养生祛湿粥茶饮: 茯苓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