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养生宜“藏” 健康过冬收好这六招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2)冬季养生209

进入大雪节气,有的体虚者一受冷便感冒,有的基础病患者受寒后病情加重。有什么保健妙招有助提升体质健康过冬?哪些疾病冬季高发需提前预防?日前,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邀请了广东省名中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孙升云教授,从中医角度分析冬季特点以及调整生活作息的策略。

医学指导:广东省名中医、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孙升云教授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张灿城

精神宜安静 有助养精蓄锐

孙升云介绍,冬天气候寒冷,这时候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冬季养生之道,应着眼于一个“藏”字。

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生理规律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学会控制情志活动。这种稳定的精神状态有利于养精蓄锐。

不过,由于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容易产生季节性情绪失调,即“冬季抑郁症”。孙升云建议,为了避免沉溺于冬季抑郁情绪中,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并注意加强身体营养的补给。在冬天,集体活动不可或缺,如果是已退休的老人,还可以选择修习一门新的技艺,如琴棋书画,或者和志同道合的老友记一起,为退休生活设置新的目标和人生方向。

疾病要预防 警惕冬寒加重原有疾病

“刚入冬时感冒较高发,最近小儿腮腺炎也有好几例。对于冬季好发的疾病,应该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孙升云表示。

其介绍,冬季是麻疹、白喉、流感、腮腺炎等疾病的好发季节,除了注意精神、饮食运动锻炼外,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中药预防,如大青叶、板蓝根对流感、麻疹、腮腺炎有一定预防作用。冬季由于穿衣较厚,运动不宜大汗淋漓,否则一出汗汗液闷在身体里,风一吹容易感冒着凉,这时候生活起居也要注意多开窗通风,老人小孩少去人多封闭的场所。

此外,冬寒时常诱发身体原有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因此患者一方面要防寒护阳,注意保暖和四肢的保健,另一方面要按时服药,控制好基础疾病的病情,以免在冬寒下诱发加重原有疾病。对于年老体弱的人士,在节气前后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饮食适度,不吃过寒、过热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并且适时增减衣服,随时携带救急药物。

可适当进补 黑色护肾食物为佳

在中医看来,冬季对应肾。中医将肾脏看作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主骨、生髓、纳气、生殖,如果冬季做好护肾工作,身体系统的运行便会顺畅。

“冬天是进补强身的最佳时机,可以结合食疗进补。”孙升云介绍,秋冬饮食上要注意养阴,不宜生冷或燥热,最适合滋阴潜阳,以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还应该多摄取新鲜的蔬菜水果。

孙升云介绍,冬季人体很少出汗,因此建议减少食盐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可以适当增加苦味食物坚肾养心。此外,可以多吃黑色食物补肾,如黑米、黑枣、黑枸杞、黑豆、黑木耳、黑荞麦、乌鸡等。

很多人询问,冬天是否适合大鱼大肉进补呢?对此,孙升云表示,进补的度应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而定。一般人群冬季可以吃谷类、羊肉、鳖、鱼等食物,适合热饮热食保护阳气。如果长期手脚冰凉,可以煲当归羊肉汤适当进补。

不过,阴虚火旺的人士不宜用太补的食材,否则“火气”越补越旺。有高血压等慢性病而又体质虚弱的人,进补可选择循序渐进的温补方式。例如想喝羊肉汤进补的,可以先喝一小碗,察看身体是否有不适反应,如果有应立刻停止进补;也可找中医辨证体质给出个性化建议。此外,冬季喝茶宜喝温性的熟普和红茶,应减少喝绿茶。

冬季保健 有这六招

一、精神养生。冬天里,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切忌大悲大喜,要养精蓄锐。多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二、起居调养。要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穿衣要适度,过少过薄容易感冒。

三、饮食调养,宜滋阴潜阳。秋冬要注重养阴,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可以吃羊肉、鳖、龟等食物,也适宜吃一些黑色食物养肾,如黑木耳、黑枸杞、黑米、黑豆、乌鸡等。手脚冰冷者可煲当归羊肉汤温补;阴虚火旺者不宜过补。

四、运动调养。“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但冬季晨练不宜过早,要避免大风、大寒、大雪、雾露中锻炼,不宜大汗淋漓。

五、防病保健。注意预防流感、麻疹、腮腺炎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要避免受凉诱发疾病加重,同时也要按时服药控制好基础疾病。

六、应急药物要齐备。年老体弱者冬季要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冲动,不吃过寒、过热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畅通。要随身准备救急药物,以备不时之需。(梁超仪)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178.html

标签: 冬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冬季养生宜“藏” 健康过冬收好这六招” 的相关文章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冬季已至 警惕脑卒中发作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中风,150万人死于中风病,70%的生存者多具有偏瘫...

数九严冬谨防燥邪扰

数九严冬是各种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肆虐的季节,这些病毒不仅喜冷怕热,而且喜燥恶湿。因此,在此时节,防燥显得格外重要。 数九严冬,朔风凛冽,此时不仅寒气极盛,而且天干物燥,常有燥邪侵扰。另外,室内使用各种不同的取暖设备,兼之食用一些温热食物,或进补一些营养物品,更会使燥邪加重。需要注意的是,隆冬是各...

冬季养生重点:养肾防寒

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身体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不用暖水袋,晚上半夜都暖不过来。”36岁的市民张女士说,她最害怕过冬天,不但手脚凉,还特别容易感冒。专家介绍,手脚冰...

三九四九宜喝羊肉汤

小寒过后,全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是寒气最重的时候,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此时补益人体阳气最合适,喝碗羊肉汤最为恰当。 小寒过后,全国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是寒气最重的时候,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此时补益人体阳气最合适,喝碗羊肉汤最为...

冬季养生需要“参”

人参大补元气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心经。它禀性中和,能大补元气、补脾胃、安心神、益心智。现代研究表明,人参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 人参大补元气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肺、心经。它禀性中和,能大补元气、补脾胃、安心神、益心智。现代研究表明,人参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 大家冬季可以服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