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养生有哪些?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3)春季养生272

  吃出温暖——温补开胃

“立春后的饮食,调味食材要以葱、姜、蒜为主打,温补开胃,吃出温暖”。立春后的 大葱、 韭菜等有温补作用。韭菜可温中下气、调和脏腑;白 胡椒能温胃散寒,做韭菜炒 鸡蛋或韭菜饺子时加些白胡椒,能预防感冒。另外,板栗、核 桃也是温补脾胃、 补肾强腰的好食材。

捂出温暖——腰膝要暖

“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由冬入春,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需要适应,要适当捂一捂。“开春时节,气温有时会突然回冷,要捂好腰、肚、膝、脚这几个部位”,腰为肾之府,是人体阳气的根基。另外,人体下肢的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易受寒冷的侵袭,也要捂好。

按出温暖——摩擦驱寒

“擦热法简单易行,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畏寒怕冷的症状”。将双手手掌心放在膝关节上,用合适的力度、均匀地进行摩擦,每天晚上50~100下,直至摩擦部位发红、发热,可给关节“加温”。另外,搓搓腰眼处(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4寸凹陷处),能温暖肾阳,整个身体也会感觉热乎起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286.html

标签: 春季养生
分享给朋友:

“春季养生有哪些?” 的相关文章

初春伊始寒料峭 衣食起居防感冒

初春伊始寒料峭 衣食起居防感冒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体表抵御外邪能力较弱 。同时春季气候不稳定,时寒时热,稍不注意,就容易外感风寒湿气,表现出感冒咳嗽等症状。 宋代词人李清照有描写春寒的名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春季,尤其是早春,医院中感冒咳嗽人群明显增多。从中医学理论上看,这是因...

“春捂”养生该怎么捂?

“春捂”养生该怎么捂?

捂春的意思是春季着装要注意保暖,不要太快脱掉棉衣,减衣物强调递减。春捂应该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 春天已悄然开始,气温逐渐回暖,爱美的邻家姑娘小玲便脱掉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美美的春装,这个时候就听到小玲的奶奶不断唠叨:“哎呀,要捂春晾秋啊,不听话到老了会生病的。”每到春...

早春防病养生五大招

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始生和气候多变特点,通过适当地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健康养生的目的。 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早春天气时冷时热,加上细菌活跃,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中医养生防病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要注意万物...

春三月怎么预防过敏

春季百花盛开,而花粉作为一种常见过敏原,很容易借风势吸入人体,当人体正气低下,防御能力下降时,极易发生过敏反应,引发过敏症状。 春天来了,春暖花开。桃花开了,李花开了,樱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各种不知名的小花迎着春风,都开了。可是,有些人会发现,原本好好的他们,一进入花丛中,就鼻子痒、打喷嚏、流...

春季锻炼 尤重护膝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是最薄弱的。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暧很重要。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是最薄弱的。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

“春捂秋冻”有道理

春季寒暖交替无常,阴寒之气仍然比较强烈,很多疾病又是由于受寒而生。如果春季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 俗话说:“春捂秋冻。”春季寒暖交替无常,阴寒之气仍然比较强烈,很多疾病又是由于受寒而生。如果春季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