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76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1张

古人特别重视养生,中国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不少文人墨客也精于养生,总结了许多养生口诀。这些养生方法描述言简意赅,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2张

德明朝文学家吕坤认为:“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德是一种品质,对他人宽厚仁德,自己心中的烦事便会减少很多,心情好了,人也就精神了,自然也就延年益寿了。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3张

安著名文学家、养生家苏东坡曾经说过,养生在于“二安”,即安心与安身,安心的意思是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切忌大喜与大悲,情绪不要太过波动,这样才能有益于身体。安身便是要有一个稳定的居所,能够安身立命,休息的场所,不要总是旅行颠簸,损害身体。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4张

戒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这句话其实蕴含养生的哲理,戒色是提醒人们房事需要适度,行为应检点;戒斗意为减少争斗之心,修身养性;戒得便是要看淡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孔子能够长寿,便是遵从了这三戒。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5张

准明代的大医学家万密斋认为养生之术有四大准则,寡欲,慎动,法时,却疾。这与现代养生所提倡的准则基本一致,首先要清心寡欲,看淡得失;适度运动,不过度的劳动;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并遵守执行;有病要早早根治,切忌拖延。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6张

节明代养生家江绮石在其著作中写道:“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这也是对人体器官如何保养的一个阐释,从精神层面调节生理层面,以达到养生的成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425.html

标签: 养生文化
分享给朋友: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的相关文章

要长寿,常吃“素”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 长寿之道讲求“无为而治”,粗茶淡饭看似价廉,却能让自己有个好胃口好睡眠,是培养厚德载物仁者情怀的养生要诀。《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食并非寺庙吃斋念佛之人吃的饭...

6道简易茶保安康

盐 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分服4~6次,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适于感冒咳嗽、目赤肿痛、牙痛等。 盐 茶茶叶3克,食盐1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分服4~6次,可明目消炎、化痰降火,适于感冒咳嗽、目赤肿痛、牙痛等。姜 茶茶叶5克,生姜10片,共煎汁,饭后饮用。有发汗...

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语出南朝梁·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之《少有经》释文:老子告诉我们,要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