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生活百科4年前 (2021-10-14)养生文化73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1张

古人特别重视养生,中国养生文化博大精深。不少文人墨客也精于养生,总结了许多养生口诀。这些养生方法描述言简意赅,带着浓厚的文人气息。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2张

德明朝文学家吕坤认为:“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义。”德是一种品质,对他人宽厚仁德,自己心中的烦事便会减少很多,心情好了,人也就精神了,自然也就延年益寿了。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3张

安著名文学家、养生家苏东坡曾经说过,养生在于“二安”,即安心与安身,安心的意思是要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情,切忌大喜与大悲,情绪不要太过波动,这样才能有益于身体。安身便是要有一个稳定的居所,能够安身立命,休息的场所,不要总是旅行颠簸,损害身体。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4张

戒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戒,戒之在色,戒之在斗,戒之在得。”这句话其实蕴含养生的哲理,戒色是提醒人们房事需要适度,行为应检点;戒斗意为减少争斗之心,修身养性;戒得便是要看淡得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孔子能够长寿,便是遵从了这三戒。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5张

准明代的大医学家万密斋认为养生之术有四大准则,寡欲,慎动,法时,却疾。这与现代养生所提倡的准则基本一致,首先要清心寡欲,看淡得失;适度运动,不过度的劳动;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并遵守执行;有病要早早根治,切忌拖延。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养生文化 第6张

节明代养生家江绮石在其著作中写道:“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这也是对人体器官如何保养的一个阐释,从精神层面调节生理层面,以达到养生的成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5425.html

标签: 养生文化
分享给朋友:

“国学与养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精辟” 的相关文章

药名趣闻——草非草 砂非砂

以“草”命名的中药材多与植物的全草、果穗、茎叶或叶相关,如益母草、夏枯草、猪笼草、烟草等,直观形象,但也有名实相异的情况,应另当别论。 以“草”命名的中药材多与植物的全草、果穗、茎叶或叶相关,如益母草、夏枯草、猪笼草、烟草等,直观形象,但也有名实相异的情况,应另当别论。例如冬虫夏草,实为冬虫夏草...

中秋白露听琴赏月

秋季天气特点多风少雨、气候干燥。中医认为秋季是由热转寒,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过渡时期。初秋,盛夏余炎未消,气温仍然较高,故有“秋老虎”的说法。 今年中秋、白露恰逢一天。正如白露的名称,从这天起寒气渐盛,空气中的水气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农历言:“斗指癸为白...

欲必不穷于物 物必不屈于欲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

养生谚语集锦(4)

◆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人怕不动,脑怕不用。 ◆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 ◆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水停百日生毒,人歇百日生病。...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