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静心养生 书法甚佳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10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谓相者,姿势也。练书法时,头部端正,稍向前倾,两肩齐平,胸挺背直,使内脏舒展。因力运笔下,往复屈伸,上臂运动尤甚,好比推拿。而五指执笔,又通过五手指活动调和气血,活络关节,平衡阴阳,有益身体,促进身体活动力。

书法,是我国传统艺术瑰宝之一,它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同时练书法还可以强身祛病,达到长寿的目的。

俗话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谓相者,姿势也。练书法时,头部端正,稍向前倾,两肩齐平,胸挺背直,使内脏舒展。因力运笔下,往复屈伸,上臂运动尤甚,好比推拿。而五指执笔,又通过五手指活动调和气血,活络关节,平衡阴阳,有益身体,促进身体活动力。

斟酌挥毫,展纸推敲,常使书者耗费一番心机,带来轻度的疲劳,而适度疲劳有益机体机能调整,这在生理学上称为“超量恢复”。书法活动是一个动静过程,与打太极拳和做气功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展纸挥毫时,四肢配合默契,各部肌肉和关节都得到运动,练功最重视的腰部也能相应的得到锻炼。写字时也如做气功,以静为动,心不外驰,形神合一,从而促进内脏协调,血脉疏通,消除疲劳。

工作繁重复杂,生活节律紧张时,高级神经系统的频繁活动,常会影响身体健康,如能寄情笔墨,观摩碑帖,揣其神韵,便会随之心旷神怡,有益身心健康陶冶情操。

书法是通过手、笔、身体现在纸上的人的情感的宣泄,在抒发情感的同时,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十分有利。古书中有不少论述,如《心术篇》中写道:“书者,抒也,敬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黄匡著的《瓯北医话》中有这么一句话:“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

历来书家多长寿。如欧阳询八十五岁,虞世南八十一岁,柳公权八十八岁,文征明九十岁……全国著名的书法艺术家黄若舟先生说老年人是人生最成熟的阶段,几经风雨,思想更趋深沉。挥写之际舒散愁绪,心无挂碍,心平气和,心情舒畅,便怡然自得。天天写字,乐此不倦,乐在其中,心身得益。

练习书法可以磨练人的性格,培养人的毅力,提高人的文化素养。但是练习书法还要注意不可过劳,因为练习书法是体力活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一种运动,老年朋友切不可陷入其中而不拔,过劳是会伤身的。一定要掌握运动量,量力而行。另外,也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坚持每日定时、定量地练习书法,您就会发现健康正在与您同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7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静心养生 书法甚佳” 的相关文章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何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应用了古汉语当中互辞的修辞方法,理解时,要综合双方,不能偏执一句,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此句即言应当根据四时调理阴阳,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应用了古汉语当中互辞的修辞方法,需“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即上下两句,看似各说两件事,互不相干,实...

视觉污染危害健康却无形

一谈到养生保健,防止污染伤害健康,人们首先会想到污染的空气、肮脏的水源、杂乱的声音和可怕的辐射,但很少会想到视觉环境的污染。 苏轼与高僧慧觉禅师谈佛论经,望窗外修竹感慨不已,草成一首《於潜僧绿筠轩》。诗中有“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除了赞颂竹之高洁与虚心,做人当效仿之外,是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养生与中国文化

自两干多年前开始,历代有众多医家、儒家、道家、佛家对养生之道作过详细而深刻的论述,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中国养生理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和保健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健康高于财富,健康创造未来,已成为今天人们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时尚新概念。中国五千年的养生保健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中国...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