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沉香、檀香养身心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86
芬芳的香味不仅能使人心旷神怡,放松疲惫的身心,同时还有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因此就有了能防治疾病的芳香疗法,也就是说用鼻子闻各种芳香类的药物可起到驱邪防病的效果。

芬芳的香味不仅能使人心旷神怡,放松疲惫的身心,同时还有协调人体生理功能、激发自身潜能和防病治病的作用。因此就有了能防治疾病的芳香疗法,也就是说用鼻子闻各种芳香类的药物可起到驱邪防病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这种疗法,从宫廷贵族、豪门富户到平民百姓,莫不为之倾爱。而其中沉香和檀香是使用最为频繁的香料之一。

沉香首饰驱邪气 体虚佩戴更相宜

在追求自然、崇尚和谐的今天,古香古色的首饰越来越深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手串一类,很多都是檀香或者是沉香一类的材质做成的。

自古以来,沉香就被视作名贵的香料和中药材,沉香树一般要经过十年或数十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形成“香结”,形成“香结”之后还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成熟”。有的沉香树寿命长达几百岁乃至上千岁,这样留存下来的沉香往往也会有几百岁以上的“寿命”,这是最好的沉香。古人称赞沉香“集千百年天地灵气”,自然不是妄言。沉香如此难得,价格自然不菲,在宋代,就已经有“一两沉香一两金”的说法。价格如此之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这种材质的首饰呢?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首饰能避邪,一说避邪,大家总理解成迷信,这是不对的。古人把有毒、有害的东西都叫作“邪气”,因为那时候科学不发达,还不知道细菌、病毒,说成“避邪”就是避免遭受这些病邪的侵害,中医讲究扶正祛邪,就是扶助正气,也就是一个人抵御疾病的抵抗力、免疫力。

沉香等材质的首饰为什么能够避邪呢?这主要与其特殊的香味有关。

沉香是芳香的,芳香的药物具有开窍的作用,就是说当你迷糊的时候,让你闻一个东西,马上你就精神了,这个就是“开窍”,开什么窍?中医说人有七窍:鼻子、眼睛、耳朵、嘴巴,一共7个窟窿,就叫七窍,应该说所有香气的东西,都有这种作用。一个朋友前段时间去国外医疗,到了难民营,各种污浊的气息扑鼻而来,如果长期这样待下去,岂能不生病?这时她就想了个办法,因为她去的时候带了一些沉香,于是她就点上沉香,点完之后不久,方圆10米之内都是这种气息,自己也安宁下来了,因此说,沉香的确不仅能驱除邪气还能安宁心神。沉香的这种气味是“钻”进鼻子的,让人有一种强烈的嗅觉感受,可能会打喷嚏、流眼泪、流鼻涕,这其实就起到开窍的作用了,把邪气也就赶到体外了。因此说,佩戴上沉香的手珠、念珠或者香囊等饰品,对人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沉香味辛苦,性温,有降气温中、暖肾纳气的功效。沉香带有辛辣味,有一种钻入舌头的麻痹感,并且稍有苦味。它还是一种温性药物,对冷胃、风寒湿痹等病症都有治疗作用。《本草纲目》说:“沉香主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上热下寒的人最适合戴沉香首饰,上热下寒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虚,小便气淋是虚,男子精冷是虚,大便虚闭也是虚,沉香是向下降的,能把上面的热带到下面去,因此身体比较强壮的人,很少用沉香,而身体比较虚弱需要滋补,但是又怕虚不受补的人,加一些沉香就非常稳妥了。

沉香还适于气逆喘急的人。气逆喘急就是呃逆。1957年,林伯渠做了胃切除术,三分之一的胃被切掉了,切完以后就犯呃逆,打嗝不止,根本吃不了饭。怎么办?一个老中医让他用沉香2克、西洋参10克泡茶喝,呃逆就止住了。

便秘、肾虚所致的小便不利、精子缺乏症类疾病的患者也可经常佩戴沉香首饰。

此外,古代医籍《本草经疏》中说:“凡邪恶气之中人,必从口鼻而入,口鼻为阳明之窍,阳明虚则恶气易入,得芬芳清阳之气,则恶气除而脾胃安矣。”这可以说是对沉香驱邪作用的最好解释,因此,对于容易为外邪所伤的久病体虚之人,或有痰湿的肥胖老人,都适合佩戴沉香饰品。在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贾妃省亲时送给贾母的礼物中,就有一支沉香拐,沉香本来就价值不菲,做成一支拐杖更是价值连城,由此也能看出贾妃对祖母的一片孝敬之心。

檀香行气又止痛 护心养胃美名扬

与沉香相比,檀香属于明香,就是说它的香气比沉香扩散得厉害,“香远益清”,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而沉香就有一种“沉”的性质,就是沉静内敛的品性。因此,它和沉香的主治功效也不太一样。那么檀香的功效和主治有哪些呢?

檀香木,这种昂贵的木材,广泛地应用于东方人的生活之中。除了大家最熟悉的熏香与雕刻精巧的佛像之外,也可做高级家具、扇骨。在东方香品之中,它是最重要的品种之一,大量地使用在紫罗兰、月桂、玫瑰、木犀草等香品之中,是东方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芳香物质。早在《诗经》的时代,诗人借着女性的口气警告仰慕者“非礼勿入”时,就已经提到檀香木。《诗·郑风·将仲子》:“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印度女孩将旃檀制成的香膏涂在胸部、四肢,或用檀香粉化妆脸部,以增加她们的魅力。印度的文学家也会用性感的文字去描述各种旃檀的用途,例如在《十王子的故事》中“被拥抱在湿婆肉体之中苦恼的山神女儿,水瓮般的乳房,好像涂上红色旃檀般的晚霞。”

当然,檀香木做首饰,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如佛珠、手串等,很多都是用檀香制成的。檀香做成的首饰,同时也有保健作用。

在清朝有一个叫吴尚先的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理瀹骈文》,这个里面主要谈的是外治法,就是说许多病都可以通过皮肤的吸收用药,叫作内病外治。芳香药就有这样的作用檀香就是香窜之品,当然具有外治作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沉香、檀香养身心” 的相关文章

诗歌“妙药”可疗疾

诗歌“妙药”可疗疾

吟诵诗歌,特别是与养生、保健内容有关的诗歌,既可使人们领略诗的艺术美,又可通过对诗歌的感知引起与诗人的共鸣,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学到许多相关知识,一举多得。 《得钱舍人书问眼疾》 白居易 春来眼暗少心情, 点尽黄连尚未平。 唯得君书胜得药, 开缄未读眼先明。 唐代诗人白居易患有严重...

贪欲劳形 得不偿失

肾藏精,伤了精就伤了肾;心藏神,伤了神就伤了心。心在上,肾在下,伤了心肾,就上下皆伤。脾胃在中,有中和之气,上下皆伤,中和之气就少了。 贪欲无穷亡却精, 用心不已走元神。 劳形散尽中和气, 更复何能保此身? 不管是物欲还是性欲,太多了都会伤精。欲望会使人用心不已,过于用心就会伤神。《太平广记》里...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