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春季养生 > 正文内容

春季进补慎用黄芪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春季养生523
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

中药黄芪又名北芪,可生用或蜜制用。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认为“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通作黄芪……主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在民间有较高知名度,常有人用它来煲汤进补,从中医临床看,黄芪是一味好药,作用强大且独特,一般临床使用数十克后患者的脉象马上就会有反应,精神和体力会有改善,正确合理地使用则收效明显。但必须注意的是,它的副作用同样强大。

黄芪性温而药力向上升(补气升阳),相同剂量时补气的力量又比党参大,临床上药力和药势不易监控,配伍上难以充分协调,使得它在内科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春季气候温暖,湿热之气盛,使用黄芪容易导致以热助热,尤其不利于黄芪药力的充分展开;更重要的是,使用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容易补火(性温补气)助邪(疾病或一些致病因素),一旦缺乏准确全面的辨证水平和控制其副作用的技术,那补药入口就可能会变成毒药,危害很大。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正因为黄芪有上述缺点,所以,被尊为中医医圣的张仲景在其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中,非常广泛地使用人参(主要指党参)进行补气,而使用黄芪则只有数条,可见医圣深刻体会到黄芪药好难用,不宜滥用。

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方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方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方法是配方使用。

综上所述,用黄芪煲汤进补必须谨慎,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这样做。应谨慎使用药力强大的药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经常性进补,尤其是病人,否则,可能导致养生变伤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35.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春季进补慎用黄芪” 的相关文章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春气通肝主生发 此季养肝最适宜

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最适宜养肝。 春天正是万物复苏、阳气渐生的季节,与肝相呼应,春气与肝气相通,春季养肝即是应季养生。四季养生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春天是草木萌生,百病始发的季节,更是肝病的多发时节。因为春气通肝,春天是肝旺之时,在春天,肝气旺...

早春养生 养肝护肝是关键

早春养生 养肝护肝是关键

早春时节,要注重养肝护肝是春季养生的关键,可从饮食、情志、起居三方面入手。 中医“养生”古称为“道生”“养性”“摄生”“卫生”等,即保养生命之意。春季养生集中体现了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和追求“不老延年”的寿养思想。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相应”,人要健康长寿就应...

春季锻炼 尤重护膝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是最薄弱的。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暧很重要。 膝盖不属于身体中最常受伤的部位,但却是最薄弱的。由于膝关节是“皮包骨头”,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护,得不到充足的热量供应,因而温度比身...

春季调养胃病的方法有哪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锻炼十分必要,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克服“春困”疲劳,减轻与防止胃病发生。 古人传统的“踏青”就是最科学的活动,可以在山边田野、湖周散步,可以在户外...

春困的中医防治

气候日渐转暖,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就是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应。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是疾病的表现。 气候日渐转暖,人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就是春困,是因为季节交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客观反应。其中也含有一些病理因素,一些“春困”...

让孩子远离春季过敏疾病

春季是儿童哮喘的高发时节,对于孩子来说,由于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多风、干燥、温差大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哮喘发作。 春季是儿童哮喘的高发时节,对于孩子来说,由于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多风、干燥、温差大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哮喘发作。其实,当孩子患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结膜炎等,长期应用消炎药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