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三方面有效防治秋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672
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系疾病发生。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入秋以来,有些人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喉咙发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上火,而是“秋燥”。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系疾病发生。

梨有生津止咳、润燥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对热病津伤、心烦口渴、肺燥干咳等症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要预防秋燥不是吃个梨那么简单了。秋季燥邪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热,一偏于寒,也就随之分为“温燥”“凉燥”两种类型。温燥多发生在初秋,表现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而燥等燥热症状,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症状;而凉燥多发生在晚秋,表现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嘴唇干燥、连续干咳等,伴有津液不足的现象,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症状。专家介绍有效防治秋燥的三个方面:

起居 日常应做到早睡早起。多喝水,白天可喝淡盐水,晚上可喝蜜水,可润肺、养生、抗衰老、并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秋季,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锻炼 秋季锻炼应注意锻炼时要及时增减衣服,以使秋燥不易近身;适时补充水分,多饮热白开水,可使人体不因锻炼多汗而脱水生燥;不宜空腹锻炼,锻炼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提高御“燥”的能力。

饮食 秋季是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在秋季也应该适当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禁食生冷。日常可多食鲜藕、生梨、荸荠、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豆浆、牛奶等有滋阴润肺功效的食物,其中富含大量水分、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可以改善秋燥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冰糖、蜂蜜有滋阴润肺的功效,为清凉滋润佳品,日常可服用;栗子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88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三方面有效防治秋燥” 的相关文章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悲秋”不防危害大 防治“秋郁”有六法

中医素来有“天人相应”之说,秋凉一至,花木零落,阳气减退,阴气渐长,似乎空气中也弥散着悲凉与寂寥,人们往往容易触景生情,出现情绪低落、凄楚伤感、失眠多梦、少气乏力等症状,出现“悲秋”之感。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本是一个收获而又充满诗意的浪漫季节。但随着秋风乍起,秋雨连绵,万物萧条,不由呈现出...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阳气趋收敛 顺时养生5“要点”

初秋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 初秋是气温变化较大的一个时令。此时节的气候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证。 专家介绍,万物经历了夏季的茁壮成长,初秋是到了收敛生性的时...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贴秋膘”并非适合现代每个人 “秋燥肆虐”更应注重养阴

人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来。秋后的确该适当进补,但贴膘并非明智选择。 民间紊有“昼养阳,夜养阴”的说法,良好的睡眠可以保障心肺肝脾肾等脏器得到充分休养。人秋后的作息应逐步调整为“早睡早起”的状态。入秋以后,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贴秋膘”又开始在很多地方流行起...

秋季养生警惕“秋伤于燥”

“秋伤于燥”多与“肺”脏相应,肺主皮毛,故有皮肤干燥,毛发脱落的现象。 近来门诊不少患者普遍反映唇口舌咽干燥,手指甲周围皮肤干燥起皮。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喻嘉言曾在《医门法律》“秋燥论”一篇指出:“秋月天气肃而燥胜,斯草木黄落。秋分以后之燥,秋伤于燥。”常有言秋分后天气“燥”,而实则霜降前后才为“...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风秋雨愁煞人 预防秋悲养精神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秋季重在养肺,肺在志为悲,秋天的“秋风秋雨”到处是一派肃杀的景象,极易引起人们低落、伤感的情绪,秋季还必须注意不断地调养神气,以适应秋季季节特点,...

多变之秋 当心皮肤病

秋季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 进入秋季,天气逐渐转凉,人体新陈代谢变缓,汗腺以及皮脂腺的分泌量减少,皮肤表面的水分随之减少,导致皮肤干燥。同时,气温的变化使人体免疫力下降,更易受到细菌、真菌或病毒的感染,从而患上皮肤病。专家提醒,多变之秋,要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