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养精是补肾关键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69
肾为先天之本,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的强弱、生长发育状况、脏腑盛衰的根本。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就会出现肾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虚等证。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健体养生,护肾养肾,是维护生命活力的基础。补肾要从养精开始。

肾为先天之本,是决定人体先天禀赋的强弱、生长发育状况、脏腑盛衰的根本。如果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就会出现肾精亏虚、肾阳虚衰、肾阴亏虚等证。肾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健体养生,护肾养肾,是维护生命活力的基础。补肾要从养精开始。肾所藏之精,既包括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之精。

肾藏精,精化气,肾气是气血之源,是生命力活动的原动力,具有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促进人体生殖机能、防御外邪入侵的作用,乃人生身之本,立命之根。日常生活中,补肾精、益肾气之法,不仅可以改善肾精亏虚所致小儿五软五迟、老人发脱齿摇,以及青壮年阳痿早泄、或经闭不孕等症,而且还可以通过养生保精、补肾益气之法,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延长健康寿命。

护肾保精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调养

一是顺应四时,调理阴阳。《素问·六节藏象论》载“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精泌藏,就能神气旺盛,健康无病,反之,肾精外泄,生命之根基就不牢固,邪气就可乘虚而入引发疾病。

顺应四时养生,要遵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按照年龄、四季、昼夜特点作息、运动、吐纳。“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此起居才能使得肾精生生不息。

顺四时季节食用有机时令果蔬,尽量选用天然应时食物,忌肥甘厚味、苦咸炙煿。慎用药品,不妄求“补肾良药”,“春初早韭,秋末晚菘”就是补肾精的最好药物。

顺四时养生,起居中还要有意识地保护肾精,吞津、深呼吸、浴足都是常用的方法。吞津。吞津:刷牙漱口后,平静内心,闭嘴,舌尖抵上腭约30秒钟,然后舌尖在嘴里上下弹动30秒钟,此时满口生津,将其吞下,有滋阴、清热、补肾的作用。面对朝阳,闭目凝神,吸纳自然界的清气,有助于后天精气的生成,以充养肾精。浴足:每晚临睡前用40摄氏度的温盐水浴足,能引血下行、温肾助阳,改善腰膝酸软、乏力神疲等症状。

二是节制欲望,泌藏肾精。节欲不单纯是节制性欲,还包括权欲、财欲、情欲等。节欲望更能起到蓄精养神的作用。如果权欲熏心,勾心斗角,工于心计,不免要有亏心事,一方面受到良心的自我责备,另一方面害怕别人陷害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既耗精伤神,又劳伤心血,肾精暗耗,实际上是在无谓地耗伤自己的生命。

节制欲望,减少过度的思想负担,要清心养精,恬淡虚无,内守。去除贪欲攀比,避免憎恨焦躁,不谋求非常之私利,不患得患失。乐观豁达,爱人爱己,体内气血津液条达通畅,形体康健,精神饱满,自己舒服,他人舒服,何乐而不为?节欲养德可以正身心,养肾精,存本真,安享生命本来的意义。“仁者寿”是圣人给出的养生修德箴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9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养精是补肾关键” 的相关文章

《红楼梦》中的保健养生法

《红楼梦》中的保健养生法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且还有不少保健养生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不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而且还有不少保健养生的方法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饮食养生法 在《红楼梦》一书中介绍了许多食疗方。如在第11回中,秦氏病重...

唾液里蕴藏的养生

方法是:闲暇之时,闭目端坐片刻,静心地用舌头绕触口齿,或兼之叩齿,待口内唾液聚满,再鼓漱几遍,后方徐徐咽下,并用意念送达“丹田”(脐下三寸)。 中医认为,口津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存得一分生命”。古籍《保生要录》载:“常以舌柱口齿,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咽津养生术...

养生也要以和为贵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谓“和”,就是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意。 儒家文化向来推崇“和为贵”的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倡导在均衡中化解矛盾,求得和谐与发展。谓“和”,就是协调、和谐、平衡、融洽之意。“...

古琴 音乐中的养生法

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古琴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 中国的“古琴”具备修身养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的意义。古琴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生命观与道德观。对于人生修养、养性修身、立命进德有莫大...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论

《黄帝内经》详细论述了养护生命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四时养生、情志调摄、饮食养生、运动养生、按摩导引养生等等,内容相当丰富。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理论渊薮,其主要著作者为黄帝的医药顾问岐伯以及岐伯学派的弟子们。《黄帝内经》全书162篇中有40多篇的内容涉及研究人体生命的变化规律,探讨衰老的机理,寻找增...

防病保健强调动静结合

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长生之举,对社会上重视老年人颐养保健。 1. 动静结合,保健延年 方开的《延年九转法》提出静以养阴,动以养阳的辨证关系。他说:“天地本乎阴阳,阴阳主乎动静,人身一阴阳也。动静合宜,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 2. 动态养生提倡导引、武术 导引、按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