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从《红楼梦》看女性气郁质养生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473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郁质人配合相应养生指导,可促进其向平和质转化。《红楼梦》中女性人物为气郁质典型的体质代表。

《红楼梦》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还是一部百科全书,蕴含着无尽的医学知识和养生智慧。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刻画描写,细致入微,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本质特征。气郁质是书中女性人物较为典型的体质代表,如若书中人依据自身特征进行调养,是否可以健康长寿,从而改变命运,不至缠绵病榻落寞收场?

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郁质人配合相应养生指导,可促进其向平和质转化。

《红楼梦》中女性多气郁质

《红楼梦》中的许多人物致病,都与“气”有密切的关系。如第十回,儒医张友士为秦可卿诊治妇科病。秦可卿二个多月没有月经,肋下痛胀,少寐自汗,精神倦怠。张氏据脉言症,说秦可卿之疾是由于“心性高强,则不如意事常有”,思虑太过,忧思伤脾,肝木太旺,故精血不能按时而至。秦可卿以特殊身份生活在人际关系复杂的贾府,情志不遂思虑太过,冲任亏虚,变生出肝脏气滞血亏的“常缩”。王熙凤可称得“脂粉堆里的英雄”、“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办事能力强,最终凄凉早死,究其原因在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林黛玉亦是平时思虑太多,听见不干自己的事,也要动气,且多疑多惧,损耗肝气,故而久病。

《红楼梦》中女性因“气”生病者,又何止这些,从书中的描述看,这些悲剧角色均属于中医“气郁质”。气郁质是由于长期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而形成的以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气郁指人体内的气血运行郁滞不畅,尤其是肝气郁滞。该体质人群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怡情养生

怡情养生指的是精神上的调养,古人提倡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清静无为,静观默坐等。高濂在其养生著作《遵生八笺》中说:“既不得于造化,当安命于生成,静观物我,认取性灵,放情宇宙之外,自足怀抱之中,狎玩鱼鸟,左右琴书,外此何有于我?若彼潜形,追鹿豕,浪游乐志,共烟霞沉醉……乐恬逸者,当与把臂作謦咳语。”又云“杖履山水,歌咏琴书,放浪形骸,狎玩鱼鸟。出虽局於一时,而处则蹈彼千仞。如是则心无所营,而神清气朗,物无容扰,而志逸身闲,养寿怡生,道岂外是?”可见懂得陶冶性情,无疑对健康长寿是有利的。

气郁质人本就容易忧思愠怒、情志不畅,更应多参加社会活动、集体文娱活动,常看喜剧、滑稽剧以及富有鼓励和激励意义的电影、电视,避免看悲剧、苦剧,多听轻快、明朗、激越的音乐,以提高情志,多读积极的、鼓励的、富有乐趣的、展现美好生活前景的书籍,以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在名利上不计较得失,胸襟开阔,不患得患失,学会知足常乐。就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饱尝人世悲欢、历经世态沧桑,却心胸开阔,不计怨仇,不去攀比。即使家道艰难,也不怨天尤人;即使身处侯门贵妇之中,也不盲目自卑;即使凤姐、鸳鸯等人拿她取笑,她仍然豁达地说:“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有什么可恼的!不过大家取个笑儿。”大度、洒脱由此可见一斑,也正是如此性格才能跳脱,未进入书中的悲剧怪圈吧。

饮食养生

气郁质中医食疗养生干预原则为补益肝血,行气解郁。气郁质之人易于精神抑郁,食欲不振等,在食疗上应以清淡爽口为宜,忌食辛辣助热之品,以防气郁化火或痰结;不宜食油腻厚味之品,以防气机壅滞;不宜多用烟、酒、浓茶、咖啡等兴奋之品,以防加重失眠等症状。

气郁质具有气机郁结而不舒畅的潜在倾向,应选用具有理气解郁、调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麦、荞麦、高粱、刀豆、蘑菇、豆豉、苦瓜、萝卜、洋葱、菊花、玫瑰等;气郁质者应少食收敛酸涩之物,如乌梅、南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酸枣、李子、柠檬等;亦不可多食冰冷食品,如冰激凌、冰冻饮料等;平日可服如玫瑰红花汤、酸枣仁粥、红枣莲子炖兔肉等疏肝理脾、滋阴润燥之品。

《红楼梦》中还提到了素淡可以养生。相对于浓厚肥腻来说,粗茶淡饭更具养生之妙。第五十三回元宵节夜宴,对于预备的夜宵鸭子肉粥和枣儿熬的粳米粥,贾母都嫌甜腻。贾母生活在贵族家庭,不可能粗茶淡饭,但她懂得清淡食物有利于消化吸收,而且可防止多种疾病,故嫌食物甜腻。刘姥姥是乡村老妪,虽然粗茶淡饭,却得食物原汁原味,新鲜爽口,烹调简单。贾母、刘姥姥饮食一向清淡,不多食,性格开朗,是《红楼梦》女性人物中少见无气郁之弊的角色,可见饮食因素于体质之要。

起居养生

《养性延命录》中说:“养性之道,不欲饱食便卧及终日久坐,皆损寿也;人欲小劳,但莫至疲,人食毕当行步踌躇,有所修为快也,故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与人之健康同一道理,唯有保持适当运动,才能延年益寿。

高濂曰:“知恬逸自足者,为得安乐本;审居室安处者,为得安乐窝;保晨昏怡养者,为得安乐法;闲溪山逸游者,为得安乐观;识三才避忌者,为得安乐戒;严宾朋交接者,为得安乐助。加之内养得术,丹药效灵,耄耋期颐,坐跻上寿,又何难哉?”即起居养生应以安乐为本,心情保持恬逸自是的状态,居住在良好的环境中,闲时可去大自然中游山玩水,懂得各种避忌,谨慎择友,加上平时保健调养和灵丹妙药的使用,一个人就很容易高寿。气郁质人多性格内向,不欲与人交往,稍遇不快便处于抑郁状态,较常人更易变生他病。如若能做到起居养慎,即使有病,在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尽量活动,心情开朗,避免坐卧的孤独无聊,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同时活血行气,改善体质,健康何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04.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从《红楼梦》看女性气郁质养生” 的相关文章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一方面它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它被人们用于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集体...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养生的意义是什么,怎么养生调理,养生大全有哪些?

  健康不是简单的体育锻炼,也不是营养餐或太极拳。医疗保健的基础是调整阴阳,气血,保护精神的原则。它采用调节精神,引导呕吐,调整时间,喂养,药物,禁欲,排气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维护,调养,支持生命,达到人体健康的目的“长寿”。  医疗保健是为了维持和关爱生命并实现长寿。保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人体生命...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传统养生】养生先静心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的一首诗偈。这首诗偈含有养生哲理。人生在世,恰似四季更替一样,有风花雪月,有酸甜苦辣,有悲欢离合,有生老病死。倘若我们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荣辱得失、生死离别在内的一切事,更不把闲事挂在心上,善于静心...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养生: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

  《易经》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但其思想、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中医养生遵奉“阴阳中和”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千万年来,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融入百姓日常生活,以风俗习惯、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