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秋季养生 > 正文内容

一喝三吃防秋痒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秋季养生436
秋天气候干燥,有些人会患上以四肢为主或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症,一般日轻夜重,病人会感到全身瘙痒,并呈阵发性。防治秋天皮肤瘙痒症可采用“三吃一喝”食疗法。

秋天气候干燥,有些人会患上以四肢为主或全身性的皮肤瘙痒症,一般日轻夜重,病人会感到全身瘙痒,并呈阵发性。防治秋天皮肤瘙痒症可采用“三吃一喝”食疗法。

喝浓茶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锰积极参与机体的物质代谢,从而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协助分解对皮肤有害物质的排泄,减少不良刺激。此外,它还能激活多糖聚合酶和半乳糖转移酶等生物酶的活力,催化硫胺素和尼克酸等在体内的代谢,以保证末梢神经兴奋传导和皮脂代谢的正常进行,防止皮肤干燥,从而减轻或免除皮肤的瘙痒感。

吃红枣  红枣中含有大量的抗过敏物质——环磷酸腺苷,可阻止皮肤过敏,防治皮肤瘙痒现象的发生。另外,红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对改善过敏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凡有过敏症状的患者,可经常服用红枣。服用方法:每日10枚,分3次服用。或生食或水煎,直到过敏症状消失为止。

吃香蕉  香蕉可润肠通便,大便通畅则能有效地将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另外,据科学分析,香蕉皮中含有可抑制真菌和细菌的有效成分——蕉皮素,可以用它来涂抹局部,治疗由于真菌和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皮肤瘙痒症或者因为皮肤干燥诱发的老年性皮肤瘙痒。

吃苹果  据国外最新研究发现,过敏者摄取一定量的苹果胶,可使血液中组织胺浓度下降,从而起到预防过敏症的效果。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16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一喝三吃防秋痒” 的相关文章

秋燥认知的四大误区

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预防。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的意思是天气变冷,露水结成霜。即便秋季带来降雨也不能明显缓解秋燥的环境,反而更让秋凉时节“凉燥”的威力加大。 对于秋燥...

深秋天已寒 饮食起居防鼻炎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 进入深秋,鼻炎患者就诊率明显增多,其中以季节过敏性鼻炎为多,这与晚秋时节冷空气刺激加上秋冬季节空气湿度相对小,浮尘多,各种花草花粉造成过敏原增加,导致鼻炎患者此时发病增多。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预防为主,防止过敏性...

初秋不适五对策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对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防范和调理。 入秋之后,秋老虎会给人们带来诸多不适,夏天的“高温多湿”和“紫外线”,加上“寒暖差(室内外温差等)”“空调寒”“内脏寒”还会延续...

日子需要润着过

《黄帝内经》曰:“燥胜则干”,中医认为燥邪干涩,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津液之于人体犹如水之于土地,起着滋润、濡润的作用。 《黄帝内经》曰:“燥胜则干”,中医认为燥邪干涩,最易耗伤人体津液,而津液之于人体犹如水之于土地,起着滋润、濡润的作用。 “秋季燥邪最伤肺,尤其伤及肺的津液,使肺阴(津液)受到损...

长夏之季 如何合理除湿健脾

湿为长夏(夏秋之交)主气。此时节,湿热熏蒸,水汽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 湿为长夏(夏秋之交)主气。此时节,湿热熏蒸,水汽上腾,湿气最盛,故一年之中长夏多湿病。湿邪侵及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机不畅则胸闷,俗称“热得喘不上气”。且湿困脾胃,使脾胃纳运失...

早秋养生药食调理

夏季酷热,人体消耗大,体内的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故有体重减轻、倦怠乏力、食欲降低等体虚症状,早秋时节调养身体很有必要。 又到了“雨气排残暑,风声送早秋”的季节。早秋季节气温仍然较高,然而由于雨水较多,因此目前秋燥的一应表现,如皮肤干燥、容易瘙痒、舌红少津、大便干结等表现还不明显,但其实人体已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