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夏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夏季养生遵循四大原则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夏季养生514
夏季养生遵循“养、动、食、防”四大原则,便可健康度过炎炎夏日。四大原则为:①养心神;②多运动;③调饮食;④防病变。

夏季万物繁茂秀美,阳气旺盛,宣发于外而生育万物、长养万物。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应自然而旺盛,宣发于外,通泄自如,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机。此谓“夏长”。暑、湿是夏季之主气。暑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因夏季雨水较多,湿热交蒸,相伴为病,易阻遏气机,影响脾胃运化。因此夏季易疲劳乏力、汗出、食欲下降,严重者患中暑、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夏季阳气最旺,而心为阳中之阳,属火,故心之阳气在夏季最为旺盛。一般来说,心阳虚衰的患者在夏季病情往往缓解,而阴虚阳盛的患者在夏季往往加重。心火过旺,火克金侮水,容易导致肺金和肾水不足。

因此,夏季既要养阳,又要防止肺肾亏虚。现代医学发现,当气温超过33℃时,人体新陈代谢会显著提高,加重了心脏的工作量。如果冠状动脉再发生粥样硬化,就会发生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会心跳停止而猝死。如古人所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疟疾,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季人体阳气最足,生命力旺盛,此时精神调养上必须避免动怒烦躁,应保持神清气爽,舒畅自如。一方面,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神得养,神气充足则统领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另一方面,“心静自然凉”,如《摄生消息论》中所说:“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

坚持运动

夏季阳气升发旺盛,人体也要顺应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以利于阳气升发,但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能过于剧烈运动,应以温和运动、少许出汗为宜,以免运动量过大、出汗过多损伤心阴,可选择在比较凉快的早晚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

选择气温相对较低的海滨和山区,可消夏避暑,陶冶情操,放松心情,有助于机体免疫力的提高;游泳是夏季的最佳运动,可以锻炼全身;李时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而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天垂钓很不错。

以上户外活动都要注意防晒防暑,带上太阳帽、墨镜、防晒霜、毛巾,穿长袖上衣,并带上十滴水、霍香正气丸、人丹等防暑药品。

饮食调理

《摄生消息论》主张“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冰、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为症块”,这些意指夏季心火旺盛,而肾水衰弱,即使是很热的天气,也要着眼于健脾益气,在饮食上应少苦寒,节冷饮,少食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因此,饮食调养应遵循:

清热祛暑:夏季天气炎热,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注重清热祛暑,但同时,夏季消耗过多,要注意补充水分、蛋白质,加强营养。

长养阳气: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人体的阳气处于外泄的状态,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不宜过食生冷,过度地饮用凉茶容易损伤脾胃之气,引起食欲减少、胃痛、腹泻等症状,勿过分贪凉,如汗出后受风或空调过凉都更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导致胃肠道等症状。

起居调摄

夜卧早起,午间小睡。古人认为夏季应“夜卧早起”,晚睡早起,以顺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阳气升发的特点,但也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以缓解夏季易疲劳乏力的特点,因此午间应小睡以补充体力。

预防疾病

夏季气温高,人们的饮食和睡眠时间减少,体内水分失去较多,如不注意,极易引起疾病。另外,夏季阳气最盛,万物生长,其中也包括一切致病的微生物,因此是疫病、泄泻、中暑的高发期。

总的来说,夏季养生遵循“养、动、食、防”四大原则,便可健康度过炎炎夏日。四大原则为:①养心神;②多运动;③调饮食;④防病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26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夏季养生遵循四大原则” 的相关文章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冠心病患者安全度夏六需知

高温天气中老年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特别要当心冠心病急性发作,要学会自我调养、预防为主。 冠心病是指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血管因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疾病,分为无症状冠心病(隐性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五种类型。其中,无症状冠心病即隐性冠心病是各类冠心病...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入夏后暑湿当令 夏季养生6要点

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入夏后,暑、湿当令,且常夹有火热之气,人们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一般来说,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易伤津耗气;湿为阴邪,湿性重浊,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因此,入夏后人们养生保健的总体要求有以下6...

荷香盈盈润炎夏

荷香盈盈润炎夏

赏荷除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外,荷叶、荷花、荷梗还是一味中药,亦食亦药。 炎炎夏日,乡间点点蛙鸣的池塘里,常见绿荷点点,荷扇摇摇,荷花含笑,一派美妙的田园风光。宋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的“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人李渔的《芙蕖》,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等名...

夏季养生重养心 日常生活5注意

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立夏”节气,意味着夏季的到来。夏季伊始,如何养生才利于健康呢?专家介绍,中医讲究天人相应,立夏后,人的生理状态也会发生一些改变。夏季在五行中对应“心”,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专家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

南方已入梅雨季 养生尤要防霉菌

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霉变,并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时下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已进入梅雨季节,此时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正如民谚所言:“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家具等许多东西很容易受潮,甚至发生...

夏天出汗属正常,异常汗多需警惕

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但汗也是人体的晴雨表,有些异常出汗信号是身体发出的无声警告。 天一热就爱出汗,尤其是胖人,一动一身汗,让人浑身难受。其实,汗腺是人体自带的“空调”,到了夏天出汗少的话,感冒、皮肤病、失眠就会找上门,心脏病发病率更是成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