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看《冷庐医话》保生篇 学道教养生术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554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年间进士,弟弟及孩子生病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

清代浙江桐乡县医家陆以湉幼年攻读四书五经,多闻博识,道光年间进士,弟弟及孩子生病误治不幸离世后,他专心钻研医道,医术精湛。所撰《冷庐医话》为后世称道,书中不少观点至今仍发人深省,卷一保生篇中提到的三种养生之术皆与道教养生有密切关系。

滋肾美容——咽津养生

“保生篇”原文描述“咽气不得法,反足为害。惟咽津较易,亦甚有益。每日于闲暇时正坐闭目,以舌遍扰口中三十六次,津既盈满,分作三次咽下,(咽时喉中须作声),以意送至丹田。此法行之久久,大可却病延年。余表兄周荔园(土煜),中年便血,误服热药,遂成痼疾,身羸足痿,十载不痊,后乃屏弃方药,专行此法,一年之后,诸恙悉愈,身体亦强健如初。”

文中陆以湉认为咽气养生虽好,但“咽气不得法,反足为害。惟咽津较易,亦甚有益。”实际上,无论咽气养生还是咽津养生都是道教经典的养生术之一。

1990年第3期的《中国道教》登载的许杭生所撰的“《黄庭经》浅析”一文中即指出道教经典《黄庭经》亦重漱津之术。其经中说:口为玉池太和宫,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

口为玉池宫,是津液生成之所,漱咽津液可使形体生发光华,却退百病,容颇如玉。玉池津液又可灌溉和肥养“灵根”(灵根喻人身之命根,即指心为神根、肾为精根,另一说灵根指“舌本”),使之坚固而不衰竭。

唐孙思邈所撰道教养生书《摄养枕中方》也有咽津养生法的记载:又卧起,先以手内著厚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後周匝,热,温温如也。顺发摩顶良久,摩两手以治面目,久久令人目自明,邪气不干。都毕,咽液三十过,导内液咽之。又欲数按耳左右,令无数,令耳不聋,鼻不塞。常以生气时咽液二七过,按体所痛处。每坐常闭目内视,存见五藏六腑,久久自得分明了了。

行气和血——八段锦养生

陆以湉在“保生篇”中记载了一则患者因习练八段锦而康复的案例:杭州郎二松十三岁患瘵垂危,闻某庵有道士功行甚高,往求治之,道士教以行八段锦法,谓能疗疾,并可延年,遵而行之,三月后,病去若失。

2009年第2期的《中国道教》登载黎明撰“八段锦详解”曾指出,八段锦是我国古代民间流行最广的导引术之一,分为两大类:坐式八段锦与立式八段锦,即文八段锦(坐式静功)和武八段锦(站式动功)。

八段锦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现代研究证实,八段锦能改善神经体液调节功能和加强血液循环,对腹腔脏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运动器官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较好的体育运动。

调和脏腑——吐气养生

陆以湉在“保生篇”中记载了明代医家张景岳父亲因习练道教养生术而益寿延年的事例:张景岳称其父寿峰公,每于五更咽气,因作嗳以提之使吐,每月行吐法一二次,阅四十余年损。张寿峰以吐而得寿,必体质强健,或素有痰饮,乃藉吐以推荡积垢,他人不得轻易效之。

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陶弘景在其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中记载了“吐气”养生术的“六字诀”:“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咽,皆出气也。”

明代道教著作《正统道藏·洞神部》中引用了“太上老君养生法”具体描述了六字诀的养生功效:呬字,呬主肺,肺连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呵字,呵主心,心连舌,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呼字,呼主脾,脾连唇,脾火热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嘘字,嘘主肝,肝连目,论云肝火盛则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冷庐医话》卷一保生篇中提到的三种养生之术虽然与对应的道教养生术不完全相同,但殊途同归,且成书于清代,当时道教养生术在民间的运用情况,也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30.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看《冷庐医话》保生篇 学道教养生术” 的相关文章

每天站一会儿

工作时,每隔一段时间我都站一会,刚开始觉得别扭,感觉自己是“另类”,但想想自己的健康,也就硬着头皮“站”着。练习一段时间,感觉工作时精神状态好多了,干活也起劲了。 长期坐着工作,腰酸背疼不说,而且还有轻微的失眠症,体力也不断下降。有一次,与朋友一起去锻炼时抱怨坐着太累,朋友淡淡一笑,何不站着工作?...

中医药调理亚健康有优势

从亚健康的表现来看,亚健康不仅有生理的不适,而且还有心理的障碍;造成亚健康不仅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状况有关。 从亚健康的表现来看,亚健康不仅有生理的不适,而且还有心理的障碍;造成亚健康不仅与其生存环境有关,还与其所处的社会状况有关。其核心的原因是人体脏器功能下降,主观上有身体和精神上...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养生别乱来!弄懂这些东西,你才是真正的会养生!

  泡个枸杞水就叫养生?清晨跑几圈就叫养生?晚上吃半饱就叫养生?那可真是大大的误解了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养生延寿文化。  我们从《黄帝内经》说起,作为中医养生理论的奠基之作,充分考虑了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在论述人体生理病理时,将天时气候、地域环境、个体差异作为选择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形成了“三因制宜...

养生新研究层出不穷,别盲目轻信

  “中国人多吃米饭不会增加升血糖的风险。”日前,某国际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在国内营养学界引发热议,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则公开发表文章质疑该说法。  近年来,健康养生领域类的新研究层出不穷,其中很多“成果”是由国外知名学府和机构发布的。但是,在国内权威专家看来,这些新观点尚待进一步检验。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