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文化 > 正文内容

忍默平直养生四印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0-18)养生文化646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瞳生光辉。团蒲日静鸟吟诗,炉熏一炷试观之。”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瞳生光辉。团蒲日静鸟吟诗,炉熏一炷试观之。”

——语出元代邹铉增续宋代陈直的《养老奉亲书》而成的《寿亲养老新书·古今嘉言》

释文:该书记录了号称山谷道人的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养生准则,书中介绍,这养生“四印”是:斗争中即使能百战百胜,也不如“忍”;千言万语都妥当,也不如“默”;万事万物一视同仁,眼界放“平”,心胸宽广,平和舒顺,直率坦荡,不藏丝毫欲念,心地正“直”。黄庭坚说自己是经历了很多事情得出的这个养生方法,顿感眼前一亮,生活充满阳光。在蒲团上静坐听着小鸟在婉唱吟诗,点上一炷香试着体察一下吧!

忍、默、平、直这养生四印老百姓也能做到。有一天,黄庭坚在旰江碰见邱道人,号河南子,九十多岁了,鹤发童颜,冬夏都只穿一件单衣,下雨下雪不用打伞,提一个道篮子,系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四句诗,意思是说:年老行动迟缓是因为性子慢,身体没有疾病是因为心境舒宽,柔弱的红杏很难禁得起风催雨打,挺拔的青松却能耐得了地冻天寒。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5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忍默平直养生四印” 的相关文章

叩齿吞津养生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叩齿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在叩齿过程中,口腔唾液增多,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唾液中有许多与生命活动有关的物质。 叩齿就是空口咬牙。“叩齿保健法”是传统中医重要养生术之一。在叩齿过程中,口腔唾液增多,中医学认为唾液能滋养五脏六腑,现代医学研...

读书养生 调达情志

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健康长寿,安度晚年。采取养生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吃药膳的,有打太极拳跳交谊舞的,还有钓鱼、养花、练书法的,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习惯,其实,读书更能养生。 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健康长寿,安度晚年。采取养生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吃药膳的,有打太极拳跳交谊舞的,还有钓鱼、养...

能中和者必长寿

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当以道家和儒家最为重要。道家崇尚自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致中和”和“仁”,两者均对中医养生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其中,对中医养生学的影响,当以道家和儒家最为重要。道家崇尚自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致中和”和“仁”,两者均对中医养生学产生了深远...

古代文人如何养生

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时须徐步缓行,老弱者不妨执杖相助,强调散步的方法和妙处。 现在锻炼身体的活动和器械都很多,医疗也很发达,人的寿命普遍提高,可是古代处处都很落后,那时候的人怎么养生呢?南朝医学家陶弘景说过“饱食,不用坐与卧,欲得行步务作以散之。”散步...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什么是养生?我们该如何养生?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少受疾病的侵扰。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什么是养生的呢?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那么,什么是养生?为什么要养生?如何养生?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睡有好眠 | 真正会养生的人,从来不养生

  人越到中年,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但现在,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    01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  一般到了40岁以上,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夜间睡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