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天气转寒 警惕慢阻肺加重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641
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雾霾天也增多,大气中PM2.5的含量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在这个时期极易复发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该病的预防。因此,做好冬季保健工作对中老年朋友尤为重要。


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雾霾天也增多,大气中PM2.5的含量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在这个时期极易复发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在全球的发病率都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中老年人的健康,应充分重视该病的预防。因此,做好冬季保健工作对中老年朋友尤为重要。

吸烟是慢阻肺罪魁祸首

目前,中国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上升为8.2%,相当于约有4000万慢阻肺患者。研究证明,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也越高,吸烟是慢阻肺的重要病因。烟雾含焦油、一氧化碳、一氧化氮和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吸烟10年以上每天烟量一包以上的人,八成都有慢阻肺,近年来雾霾对慢阻肺的影响也容忽视。

慢阻肺宜早发现早治疗

慢阻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临床常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或出现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如果您或您身边的朋友出现了以上症状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患上了慢阻肺要及时治疗。慢阻肺未及时医治或者病发严重会引起许多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胃溃疡、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右心衰竭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肺泡毛细血管床破坏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严重还会引起死亡。

慢阻肺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关键是在病情缓解期就能够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善于自我管理的患者往往是通过坚持长期治疗、规律服药来预防慢阻肺的急性加重,而不是在发生急性加重时被动接受短期救治。

痰热清有效控制慢阻肺急性发作

痰热清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组成。五味相互配伍,共奏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能有效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期出现的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并兼具抗感染、抗炎和退热的疗效。

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中, 联合治疗组(痰热清+抗生素+西医基础治疗)的显效率及有效率,PO2、通气功能、肺功能的改善,均优于未合用痰热清治疗的抗生素治疗组(抗生素+西医基础治疗),痰热清注射液不良反应少, 患者耐受性好。

痰热清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中药注射液,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痰、咳、喘等症状,有效控制感染和炎症,对呼吸系统疾病疗效较为理想。痰热清作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一员,其高效、低毒、安全,联合抗生素使用可大大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减轻社会和个人负担,还能减缓细菌变异和耐药菌株增加的速度。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19.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天气转寒 警惕慢阻肺加重” 的相关文章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冬三月养生的“养藏”之道

在冬季,人体的阳气也内敛、下降,并藏于肾。在五脏功能活动中,肾的闭藏在此时为主导,因此,冬季是养藏的季节,是补肾的季节。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为什么冬季需要“养藏”? 生命是一个生、长、收、藏循环往复的过程...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冬日谨防冻疮复发

中医认为,冻疮虽然病在皮肤上,其实多为素体阳气不足,外寒侵袭,损伤阳气,寒凝血瘀而致。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是由于气候寒冷、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好发于耳部、鼻部、面颊、足跟、手指,症见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按之柔软。严重时出现水疱,...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

冬季暖胃三小妙招

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热姜粥:高良姜10g,干姜5g,大米50g。将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取小...

冬日饮食宜减盐

冬天历来是进补的季节,在饮食上很有讲究。但此时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了补,而忽视了味,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是不宜咸应减盐。 冬天历来是进补的季节,在饮食上很有讲究。但此时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到了补,而忽视了味,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是不宜咸应减盐。 中医理论认为,心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