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天寒地冻养生五注意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91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朔风凛冽,草木凋零,阳气潜匿,阴气盛极,自然界的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作为与天相应的人来讲,养生保健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冬天是一年四季中最为寒冷的季节,朔风凛冽,草木凋零,阳气潜匿,阴气盛极,自然界的蛰虫伏藏,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作为与天相应的人来讲,养生保健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重视精神调摄

冬季,寒气主令,万物闭藏,一派阴盛寒冷之象。根据这一气候特点,冬季精神调摄,主要是藏神,以使志伏。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通俗地讲,就是人们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要想办法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好像把个人的隐私秘而不宣,又如得到渴望之珍品那样满足。同时还要加强自我调适,尽力化解由恶劣气象带来的抑郁、悲忧、惊恐等不良情绪的干扰。社会实践证实,经常保持思想清静,调神养生,可以有效地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有益身心健康。

2.衣着温暖适宜

冬天防寒保暖,最主要的是衣着,但要因人而异,注意“衣服气候”。有研究表明,当衣服表面温度大约在零摄氏度左右,而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始终保持在32~33℃时,即形成所谓“衣服气候”。这种“衣服气候”在人体皮肤周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小气候区,能有效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维持人体恒定的温度。具体到老年人,因其生理机能下降,代谢水平较低,冬装以质轻且又暖和为宜。青年人代谢能力强,自身调节功能比较健全,穿衣不可太厚。另外,身体的一些暴露部位如手、耳、鼻、唇等,因血液循环较差,在冬天很容易受到寒冷伤害,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口罩、耳罩以及围巾等加以保护,防止发生冻疮或冻伤。

3.饮食适补营养

增加热量,保证充足的与其曝寒和劳动强度相适应的热能,是冬季膳食的营养特点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好季节,正如俗话所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作为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主要有羊肉、狗肉、雀肉、鹿肉、牛肉、鸡肉、虾仁、桂圆、红枣等,这些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者尤其有益。为使“阴平阳秘”,冬季还宜配食鳖、龟、鸭、鹅、藕、木耳等护阴之品,尤其是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老年人,以求阴阳平衡。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冬天尤其提倡食用热粥,既祛寒,又给养,还疗疾,可谓一举多得。

4.起居守时有序

对于冬季养生,自古有“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之说,意思是,人们在寒冷的冬天一定要早些睡,晚些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尤其是年迈体弱的老年人,应避寒就暖,不要过早起床。另须注意的是,心脏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肾病、胃病患者莫要“贪黑”。冬天睡眠时间较长,但切忌蒙头大睡。若遇太阳出照,应勤晒被褥,并尽可能到室外接受“日光浴”。为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平时宜开窗透气。同时,室内应尽可能多地接受日光照射,尽享大自然的恩赐。室内可盆栽些花草,调节空气湿度。

5.加强身体锻炼

夏宜静而冬宜动,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正所谓,冬天锻炼,胜吃补药。冬天要多出户外进行各种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耐寒及抗病能力。适宜于冬天开展的运动项目有,室内:保健功、太极拳、健身操、强身按摩等;室外:散步、慢跑、竞走、长跑、冬泳等。需要注意的是,为防止发生意外,在进行锻炼时,一忌起得太早;二忌穿衣过薄;三忌空着肚子;四忌准备不充分;五忌运动过于剧烈;六忌锻炼时憋尿;七忌张口大喘气;八忌运动后不擦汗;九忌在浓雾中锻炼;十忌生病仍坚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21.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天寒地冻养生五注意” 的相关文章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冬日晒太阳 胜似喝参汤

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防病健身的效果。 民间有句俗谚“冬日晒太阳,胜似喝参汤”,冬季晒太阳古人叫负暄,也叫负日、负曝,为历代养生家所推崇。中医认为,冬阳和煦温暖,晒晒背部,可刺激督脉,能振奋人体阳气,疏通经脉,使气血顺畅,收到...

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

进入大雪节气,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急性心梗病势汹汹,预防保健尤显重要,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进入大雪节气,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气温骤降,研究指出,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寒风来袭,小心吹“歪”脸

冬季气候寒冷,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患者以 20-40 岁的男性居多,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带状疱疹等病毒,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 寒风能够将脸“吹”歪,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然而每年冬季,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口鼻歪斜、流口水,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腮等动作...

冬季已至 警惕脑卒中发作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中风,150万人死于中风病,70%的生存者多具有偏瘫...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冬季来临多流感 日常起居7要点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中医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说,正气其实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免疫力,免疫力提高了,病邪自然就无法侵袭人体。因此扶正气、避邪气,才是预防流感的根本。 一转眼,立冬至,流感高发季又到来了。如何安然度过流感季,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流感为何如此可怕 专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