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空气湿度莫忽视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35
湿度过低会加快蒸发,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在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冬季空气比较干燥,白天的平均相对湿度一般低于50%,加之气候寒冷和室内采暖,室内湿度常常只有30%左右。湿度过低会加快蒸发,干燥的空气易夺走人体的水分,使人口腔、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出现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在冬季干冷空气侵入时,极易诱发咽炎、气管炎、肺炎等病症。

人体最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在40%~65%之间。过于干燥或过于潮湿的环境,人体都会不太适应。同时,飘浮在空气中和散落在物体表面的微生物,它们与水从来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一旦温度、湿度适宜时就会生长繁殖。倘若湿度过高,空气中水分增多,加上合适的温度,一些霉菌、细菌、放线菌等都会有所萌动,侵袭人体。所以,冬季里我们需要合理地保持室内空气湿度。

使用加湿器,是人们常用的选择之一,但需注意以下问题:

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室内湿度在40%~65%即可,并注意开窗通风换气,有条件可以买一个湿度计,到达适宜的湿度时就停止加湿。

加湿器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孕妇、儿童的呼吸道黏膜都比较脆弱,长时间开启加湿器,会加速一些细菌的传播与繁殖,随着气雾扩散到空气中,再进入人的呼吸道,很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因此,一般用2~3小时就可以关掉,无须整天开着。

不随意添加消毒杀菌剂、香水、精油等:因为含有的消毒杀菌剂、芳香剂、防腐剂,通过雾化进入空气,被吸入人体后,会对肺部和支气管的上皮细胞会产生刺激,引起不同程度的疾病。

加湿器的水源不宜直接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里一般都含有一些金属离子,如镁离子、钙离子等,不但污染室内空气,还有可能诱发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所以,办公室使用加湿器,最好加入纯净水;在家里使用加湿器,为了节约成本,可以把自来水烧开,等凉到40℃左右再添入加湿器。

注意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最好坚持每天换水,每两周彻底清洗一次。

除了使用加湿器,在房间内挂条湿毛巾或在角落里洒些水,也能增加房间的湿度。同时,当不得不经常开加湿器时,要同时注意多吃水果。这样,冬天就可以过得更舒适些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42.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空气湿度莫忽视” 的相关文章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

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又结合中药外敷法,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激活机体免疫功能,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如果人体阳气不足,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身体抵抗力变低,蕴生各种疾病,对于老人等体虚人...

天冷肾友防感冒

慢性肾脏病患者久病体虚,若再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志不佳,加之外来寒邪侵袭,更易罹患感冒。 冬天来临,天气干燥,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冷暖的交替特别容易感冒。对于正常人来说,感冒了多喝开水,注意休息,一周之内便可痊愈。但是,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感冒可不是一件小事,感冒可诱发肾脏免疫活动...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

数九寒天预防脑出血

冬季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导致发生病变的脑内细小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另外,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便秘等也容易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曾有神经内科专家说过,如果把大脑比作农田,脑血管就像水道,水道灌溉农田...

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御寒、养肾和闭藏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最为适宜,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御寒” “养肾”和“闭藏”。 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寒冷气候考验着人体的耐受能力。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

冬季暖胃三小妙招

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热姜粥:高良姜10g,干姜5g,大米50g。将大米洗净后加水熬粥,快熟时,加入高良姜、干姜,至米熟粥成即可,温热服食。高良姜暖胃止痛,干姜温中散寒,二者都含有挥发油,可排除消化道积气,缓解胃脘疼痛。 茴香外敷: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