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季养生 > 冬季养生 > 正文内容

冬季养生食三粥

生活百科6年前 (2019-11-12)冬季养生521
腊八粥:粳米100克,花生仁20克,黄豆20克,莲子肉20克,红枣20克,加水同煮作粥。此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虚,脾肾不足之人。

赤豆粥:赤豆100克,粳米500克,二者洗净,加红糖少许,以水同煮制粥。赤豆被李时珍称为“心之谷”,此粥具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胃、利水消肿、减肥美容功效,适用于心烦不安、脾虚水肿、下肢湿气、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身体肥胖、产后乳汁不足等症。

腊八粥:粳米100克,花生仁20克,黄豆20克,莲子肉20克,红枣20克,加水同煮作粥。此粥具有健脾益肾、滋补虚损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虚,脾肾不足之人。中医认为,脾、肾分别为人“后天”与“先天”之本,脾肾充盛,身自强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且其性味平和,补而不腻,堪为冬季养生佳品。

八宝粥:粳米100克,绿豆10克,花生仁10克,红豆10克,薏仁10克,桂圆肉10克,莲子肉10克,枸杞子10克,加水同煮制粥。此粥具有清热利湿、养心安神、补脾益肾功效,适用于体虚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失眠少寐、食纳不佳、肢肿、泄泻等症。健康人食用可强身健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shjkbj.com/1647.html

标签: 标签1标签2
分享给朋友:

“冬季养生食三粥” 的相关文章

百病寒中起 5种坏习惯伤阳气

老百姓常讲“百病寒中起”,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体寒的人群除了怕冷这一典型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精神萎靡,大便稀烂、小便清长等现象,女性痛经也是体寒的一种表现。 寒性体质也叫虚寒体质,主要由阳虚所致。阳虚,指的是体内阴气过盛、阳气不足。 中医上讲:阳虚则外寒,阳气不足则不能温煦五脏六腑,会...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自然界万物闭藏。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原则。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故养生专家建议,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入冬后,天气转寒,因此“敛阴护阳”的主要内容就是“祛寒就温”。一...

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

冬季天气干燥寒冷,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冬季雾霾天气增加,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专家介绍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

冬季已至 警惕脑卒中发作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冬季刚至,脑卒中发病率就悄悄抬头了。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250万人发生中风,150万人死于中风病,70%的生存者多具有偏瘫...

数九寒天预防脑出血

冬季寒冷刺激引起血管的强烈收缩,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导致发生病变的脑内细小动脉破裂,造成脑出血。另外,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便秘等也容易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出血。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曾有神经内科专家说过,如果把大脑比作农田,脑血管就像水道,水道灌溉农田...

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御寒、养肾和闭藏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最为适宜,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冬季养生,重点在于“御寒” “养肾”和“闭藏”。 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寒冷气候考验着人体的耐受能力。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